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神舟12号宇航员(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57岁聂海胜三巡太空,我国为何不选年轻人)
航天员,神舟,也是神舟12号宇航员(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57岁聂海胜三巡太空,我国为何不选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是聂海胜第三次登上太空,他也是中国现役年纪最大的宇航员。
为什么已经57岁的聂海胜可以三巡太空?
我们要明白,我国目前已经有三批宇航员,分别是1997年、2010年、2020年选定,而神舟12号到神舟15号在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4次神舟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将由第一批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担任指令长,第一批未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以及第二批航天员为协助员。第三批航天员则主要承担2022年后天宫空间站运营阶段任务。
而符合要求的宇航员一共是16人,包括第一批航天员中执行过航天任务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以及还没有执行过太空任务且并未退役的邓清明。
其中第二批宇航员中的陈冬、蔡旭哲、叶光富、汤鸿波 、张陆 、刘洋、王亚平。其中陈冬、刘洋、王亚平三人已经执行过航天任务。
为什么选择聂海胜而神舟十二号此次任务内容比较艰巨和繁重,包括大量舱内和舱外的工作,舱外的工作包括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等具有实质内容的工作,而且很多器材在轨道空间上都是首次使用。而不像此前只是为了验证出舱技术,并没有安排在舱外具体的工作内容。例如舱外设备维修,更换等,这相较此前出舱任务无论是从难度还是危险系数都有了较大提升。
特别是要进行出舱活动,在前苏联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大的事故,所以出舱活动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因此,挑选有丰富经验,冷静机智的航天员担任指令长是必然的选择。
另外,神舟12号载人飞船乘组进入天和核心舱后航天员还将实施“遥操作对接技术试验”,我们都知道天舟货运飞船是无人飞船,全程都依靠自动交会对接模式,但如果在最后的自主控制段出现意外后果也是不堪设想,遥操作对接旨在让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遥控来访飞船对接,与自动对接模式形成备份。
航天员进行手控交会对接如同“百米穿针”,对航天员的空间位置判断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心理素质是极大考验。连续十几天的失重飞行,对航天员的身体也是很大挑战。
而在这些航天员中只有神舟十号乘组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和神舟十一号的景海鹏、陈冬乘组具有交会对接的经验。
其中聂海胜和景海鹏都是指挥长,经验更为丰富,所以两人都非常适合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船任务,这也能够丰富航天员梯队的建设,做到老带新。传帮带。考虑到景海鹏已经三次巡天,所以聂海胜入选也是情理之中。
聂海胜、刘伯明、汤鸿波这样的组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
航天员训练多严苛虽然聂海胜已经57岁,但是入选神舟十二号乘组光靠经验和资历也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历重重的选拔和考核。
这种训练是非常严苛的,每一名航天员在“飞上太空”前,都需要经历30多门基础理论知识、8大类140多个专业科目的严苛训练,这被航天员们称为“登天的阶梯”。
比如超重耐力训练,飞行员仅需承受5倍的重力加速度3秒,而航天员却要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个自己的重量压在身上,每次训练都会造成航天员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
还有模拟失重训练,要求航天员身着160多公斤的水下训练服,持续训练3、4个小时。每次训练下来体重都会减轻4、5斤,吃饭时常常连筷子都拿不住。
聂海胜在进行空间站任务模拟失重环境水下训练时也曾表示:
水槽训练0.4个大气压在10米的水下,服装又那么重,不管握一个手啊,弯一个臂啊,卸一个螺丝,安装一个什么东西都要付出很大的体力。我训练过程中,对我的心肺功能、上肢力量,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
聂海胜能够顺利完成如此强度的训练,就证明他未来在轨道空间上能够胜任工作,所以虽然聂海胜已经57岁,但是依然具备良好的航天生理状态。
官方曾经这样评价聂海胜,当同龄人经历正常的生理衰退时,他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骨骼代谢变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无法相比。
我们无需担心,作为中国航天老将的聂海胜,一定能够完美完成任务。
其实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每次载人飞行,有超过10万名的技术人员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托举起英雄飞天。
也让我们向这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航天人致敬。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神武什么时候出的(神武4电脑版4月9日更新爆料前瞻内容整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