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州玩什么景点推荐(苏州十大冷门景点,人少景美好玩)
苏州,江南,天池苏州玩什么景点推荐(苏州十大冷门景点,人少景美好玩)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说起江南,首先想到的城市必然是苏州,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雅致而闻名天下,并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孕育了苏州的文明,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到处充满婉约如画的景致。
到过苏州的小伙伴一定不会错过虎丘、金鸡湖、狮子园、拙政园、寒山寺、周庄、同里等知名景点,然而苏州之美可不只是这些热门景点哦,有很多虽然相对冷门,但是风景一点也不会输给这些知名景点,想要深入认识苏州这座文化名城,更应该多方面了解,那么就让北斗来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些相对冷门的十个景点吧,希望大家喜欢!
1、艺圃艺圃,又名醉颖堂、药圃,在苏州众多的园林之中属于是一个比较小巧精致的园子,号称小园之冠。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吴县人士袁祖庚因官场不顺被罢官,回乡之后在苏州城里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园子,取名“醉颖堂”,反映了当时那种郁闷的心情,此后,他便归隐于此。至万历年间,有一位叫做文震孟的读书人,屡试不第,直到近五十岁才高中状元及第,入翰林院编修,后官场之上起起伏伏,因病而回家修养。回到苏州之后,他买下了彼时的“醉颖堂”,并加以改建,打造成了面积更大的“药圃”,不幸的是“药圃”也没能挽救他,住下不到一年,文震孟便因病亡故了。
随着岁月流转,朝代更迭,到了清顺治年间,明朝遗臣姜埰辗转来到苏州,在文震孟的姻亲周茂兰介绍之下在药圃定居下来。在此期间,他将药圃改名为“颐圃”,表达了颐养天年、不谙世事之意,后来传至他儿子之时,“颐圃”改称为 “艺圃”了,今天艺圃之名正是来源于此。
艺圃不大,大部分为民宅,艺圃前为住宅区,宅西为园林,住宅之间为院落,以砖雕门楼贯通,布局简练自然,构思雅致精巧,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在艺圃的西南角有几处小庭院,布置有亭台楼榭等小景,部分住宅与水为邻,与林相交 ,形成了民宅、池水、小径、园林水乳交融,古朴典雅的江南神韵。
在这个小小的艺圃中,主要有乳鱼亭、南斋、延光阁、响月廊、博雅堂等景点,真可谓一步一景,景景相连,再配上巷子间的蔷薇,园中绣球、石榴,给艺圃增添了不少生趣。
乳鱼亭,是艺圃中最显眼的一处景致,它为四角亭,却是三面有柱,亭顶的木构件全都是明代物件,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转角斗拱间,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个散斗承托,至今还能依稀可见当年的彩绘。在此亭东南碧水之上有一座平弧形三跨石梁桥,名乳鱼桥,这样别致的私家园林,可以算得上一件罕见艺术珍宝。
地址:姑苏区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
2、报恩寺塔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为九级八面砖身木檐混合结构的佛塔,塔内采用双层套筒,塔心各层都建有方型塔心室,楼梯布置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之中,是中国古代“上为令盛,下为重楼”的典范。
据史料记载,报恩寺是苏州最早建立的寺庙,见证了苏州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由于寺庙的位置地处苏州古城的北部地区,因而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北寺,报恩寺塔几称为北寺塔。
相传,报恩寺塔始建于三国时期,是孙权为母亲所建,以报答养育之恩,最初叫做通元寺,后改作报恩寺,虽然经历战乱,最早的建筑也早已在战火中损毁,然而屡废屡兴,一直香火不断。现存的北寺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即公元1153年,距今八百多年,也承载了苏州的一段古老文化。
与寒山寺的熙熙攘攘不同,这里有着另一种宁静,既有佛家的静心,又有园林的安心。夕阳之下,报恩寺塔显得既雄伟壮观,又蕴含了江南独有的隽秀。
到报恩寺塔非常方便,从观前街出发,沿着皮市街往北寺塔走,绝对不会迷路,因为塔高一眼便能望见,非常容易就能找到地方。
到了报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弥勒佛,又称未来佛,坦胸露肚,笑容可掬,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希望世人学会包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弥勒佛的后面便是北寺塔,虽然如今为了保护不许登塔参观,但是据当地人说,上到塔顶可以俯瞰整个老苏州,许多园林胜景、古城风韵都可一览无余。
地址:姑苏区人民路1918号
3、丁香巷俗话说,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平江路是苏州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老街区,素有“古城缩影”之称。平江路两边的小巷子很多,从南往北数,东侧有十条,西侧有十一条,其中丁香巷就位于平江路东侧,从名字上就看出一个充满江南韵味的小巷。
据说,过去小巷内有丁香树,枝叶繁茂,花朵雅致,又有一股香气,故此得名。盛开的丁香花像个小喇叭,也像一个“丁”字,纤小娇柔,花色淡雅,看似柔弱实则极具生命力,更有芬芳花香,让人见了不由得会生出些许惆怅。当然,也还有另一个说法,丁香巷是以苏州著名人物丁谓的姓氏命名,由于历史久远,事实究竟如何已无法考证,我们姑且听之。
丁香巷不长,从仓街开始,到平江路为止,宽度三米左右,总长约三百六十余米,现为方形青砖路面。与热闹的平江路相比,小巷就显得十分安静,一边是时代,一边是市井,与周围的狮子林、拙政园相比,这里更加显得平淡无奇。
小巷虽小,但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巷里面也有里弄,财神弄、丁香里、东弄堂,石人弄等,财神弄在丁香巷的中段,石人弄连接大柳枝巷与丁香巷,古朴清雅,远离喧嚣。
财神弄有口古井,名曰“如意泉”,据记载开凿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呈内圆外六角形,井边还刻有“如意泉”三个字,是苏州现存的十余处自治官井之一。
斑驳的青石板,墙壁上的青苔,老旧的玻璃花窗,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木椅,现代的都市里都很难寻觅,这些曾经使用过的物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仿佛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走在这幽深的小巷,前半段因为平江路的繁华还显得有些人迹,到了深处就明显能够体会老苏州的生活印记,这里也许并不精致,也并不儒雅,但这里却是多少人在青葱岁月里魂牵梦绕的一段情怀。
地址:姑苏区丁香巷
4、阊门北码头“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是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吴趋行》中为阊门留下的注解,从此也奠定了阊门在苏州人心中的地位。阊门北码头,位于苏州古城与山塘街之间,准确地说,这一段地处阊门外北侧的外城河东岸,是当年通往常熟的主要码头。
与相邻繁华的七里山塘相比,北码头显得清静许多,整条街餐厅不多,还有几家茶馆,倒也增添了一些活力。到这里你可以沉下心来,漫步也好,喝茶也罢,体会一下闹市中的静土,另一面的姑苏,那一份休闲的安逸气息。
据说,明清时期阊门一带曾经是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如今的北码头已经改建成为民国风情街区,主要是民国风格的建筑,以及贩卖一些民国时期曾经流行的一些商品,可以领略那一段曾经的繁华过往。
上一篇:电脑装蓝牙(台式机蓝牙怎么连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