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嫦娥二号发射时间(回望奔月之路、期待月背之旅)
嫦娥,月球,首次嫦娥二号发射时间(回望奔月之路、期待月背之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04年1月,经过十年的论证与探索
凝结了众多科学名家智慧结晶
汇聚了亿万国人期待的
中国探月工程计划正式立项
这项工程按照
“绕、落、回”的三步走步骤
稳扎稳打进行实施
绕 :2004年~2007年(一期)研制和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
落:2013年前后(二期)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回:2020年前(三期)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中国探月工程标识:“月亮之上”
嫦娥一号:中国人的首次深空之旅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零窗口”发射成功。 摄影 王泗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0秒
古老神秘的大凉山深处升腾起一柄明亮的火把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
我国首颗深空探测器——
“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科技人员正密切关注“嫦娥”动态
嫦娥一号迈出了探月工程三步中“绕”的第一步
共肩负四大科学目标: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探测月壤厚度、
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嫦娥一号运行轨道示意图
卫星经过三次变轨、三次近月制动
终于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完成我国首次近月制动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参试人员合影留念。
2007年11月26日9时40分许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
正式发布
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正式对外发布。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
在经过494天的飞行之后
2009年3月1日
嫦娥一号以撞击月球的方式
结束了它的工作使命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
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
突破并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
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嫦娥二号:新闻联播首次被“抢镜”
嫦娥二号发射实况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技人员的稳健操作下
作为“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的嫦娥二号
再次实现“零窗口发射”
创造了首次在国庆节发射卫星的历史
并首次以画中画的形式“抢镜”新闻联播
这个排面也是相当大了……
在此次任务中
中国航天人使用长三丙火箭
首次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相比“大姐”节省了7天的入轨时间
实现高可靠零窗口发射
节省了大量燃料
首次实现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
和近月点15公里的低轨绕月探测
得到了图像分辨率1.3米的
虹湾局部三维影像图
为“三姐”着陆找好了“落脚点”
获取世界上首张7米分辨率100%覆盖的全月图
并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从月球轨道
飞向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展科学探测
在完成了一系列既定科学试验任务后
尚有余力的“二姐”选择了奔向更深邃的太空
2012年12月13日,飞行历时两年
嫦娥二号卫星在与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交会
太阳翼监视相机首次为人类获取了
这颗小行星的证件照
圆满完成了扩展与再拓展试验任务
嫦娥二号间隔拍摄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
目前“二姐”已经成为了一颗人造地球小行星
距离地球超过四亿公里
预计2020年
“二姐”就将“回归”到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
嫦娥三号:五星红旗首次出现在月球表面
2013年12月2日
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嫦娥三号
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中的首发先锋
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
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的无人探测器
两器互拍
嫦娥三号探测器
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
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于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
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
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
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
直到2016年8月4日才正式宣布停止工作
超期服役19个月的“三姐”
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
其拍摄的人类时隔40多年
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及数据已向全球免费开放共享
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着陆器周边360°范围的全景镶嵌影像图,采用方位投影方式表达(2013年12月17日至12月18日摄)
嫦娥五号T1试验器:低调的探路先锋
嫦娥五号t1试验器发射现场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不到一年
2014年10月24日
我国又向月球发射了一颗卫星——
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t1试验器”
一看名字就知道它与“嫦娥五号”有关系
然而,长期以来“小飞”的存在感始终略低
但它作为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
在中国探月史上的地位绝对不可动摇
“小飞”长这样
2014年11月1日
绕月球一周后的“小飞”
在距离地面5000公里的高度
将返回舱以“跳跃式再入”的方式“抛”回地面
“小飞”返回舱由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成功回收
最终,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点
精准着陆,成功回收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你以为“小飞”的使命就这么完了吗?
嫦娥五号T1试验器运行轨道示意图
返回舱返回后
服务舱绕地球抬升再次返回月球
默默地开始为后来者们“打前站”,其中包括:
小飞拍的这张地月合影就是现在的“鹊桥”视角
验证了“鹊桥”中继星的轨道技术
验证了嫦娥五号的绕月轨道
为未来的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
都找好了最舒服的“落脚点”
……
默默耕耘,承前启后
只为五星红旗在更遥远的深空飘扬
“鹊桥”:让月背与地面“零距离”
众所周知
我们知道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月球背面一直是测控与通信的禁区
由于嫦娥四号将首次实现
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
所以必须要借助一枚中继星
搭建起联通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桥梁
嫦娥四号中继星工作原理
2018年航天日
嫦娥四号中继星正式命名为“鹊桥”
中继星命名发布会现场
2018年5月21日
嫦娥四号的通信先锋——鹊桥中继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踏上征途
“鹊桥”升空现场,长四丙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登场亮相。
6月14日
“鹊桥”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
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
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
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
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
跟随“鹊桥”共同启程的龙江二号拍摄到的地月合影
“鹊桥”已经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壮举
宁静的月球背面终于有机会
迎来第一个来自地球的访客
嫦娥四号工作示意图
2018年底
上一篇:西装呢子外套怎么搭配(一件黑西服的N种搭配,新潮实用又好看,教科书般的示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