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开空调一天用几度电(集中供冷要来了,未来不开空调室温26℃?)
济南,片区,系统不开空调一天用几度电(集中供冷要来了,未来不开空调室温26℃?)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经济账”难算
集中供冷在商业区实现了试运行,但如何才能走进千家万户,在住宅中大面积使用?
重庆亿众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龙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道,在住宅中实现集中供冷,在技术层面上并不困难,甚至还能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提供多套技术方案以供选择。但集中供冷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人们的认知度。
现阶段,我国冬季供热取暖属于“温饱型”的刚性需求,夏季供冷则属“享受型”的软性消费,对于很多用户而言,供冷是一种生活质量的改善而非保障性因素,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为此买单。
理论上来说,只要有集中供热的地方都能实现集中供冷,无论是对原有的热力站加以改造,安装制冷设备,还是重新铺设冷暖同供管网——经过改造之后的热力站成为集供热、供冷、供生活热水功能于一身的“集中能源站”。
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要面对的问题却有很多。吴小龙曾做过估算,“成本并不低”。
据了解,输冷管道比供热管道在保温密封程度方面的要求高,冷气管道的保温材料稍有缝隙,就会在冷气管道外表产生冷凝水、结霜,造成能源消耗。此外,居民家中现有的暖气片无法发挥散冷作用,要统一改装风机盘管风口。风机盘管风口的原理类似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通过这个风口供热或供冷。
制冷管道改造时,还需要做增减管线、墙体穿洞等施工,现在居民家中多数都装修过,重新铺设管线会对居民家中原有的装修造成损坏。再加上由于管道设施指标要求很高,造成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花费并不低。
“对于已经完成装修,并购置好空调的住宅用户,很少愿意再额外支付供冷费。”吴小龙坦言,“除非像北方的供暖设备,预先安置在即将交付的新房中,用户才会慢慢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建成住宅的难以改造以及新建住宅的契机缺乏,成为集中供冷走进百姓生活的阻力之一。
供冷费也是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吴小龙介绍,当前冷站的辐射范围在5公里之内,不像集中供暖,管道可以铺得很长。由于使用规模无法扩大,随着供应成本的提高,企业受困于有限的用户和过低的使用率,往往造成运营上的困难。
在北方,供暖期可长达5个月,较少会有人去停暖气,但集中供冷不同,如果觉得气温不合适,可以随时手动关掉。“假设一个小区供冷面积为10万平方米,而往往实际使用面积只有3到4万平方米。”吴小龙说。
他谈道,在部分南方已推广集中供冷的小区,每月供冷费在700元左右,“略高于空调费。”
吴小龙和团队曾在南方做过一个大范围调研,关于是否要实行集中供冷。调查初期,参与调研人员几乎踊跃支持,但到了真正付费时,却发现愿意买单的人数远远低于预期。
“南方其实早就有不少集中供冷项目,为何缺乏宣传?因为严格来说没有一个真正挣钱的。”他说。
因此,对于投资方而言,如何算好“经济账”成为一大难题。
吴小龙认为,集中供冷虽然属于民生工程,但如何将其做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可复制性的盈利项目,才是集中供冷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淑莲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不会盲打怎么提高打字速度(无影手是怎样练成的?X-BOWS机械键盘(茶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