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送给爸妈的一封信(爸爸写给女儿的信)
女儿,外婆,孩子送给爸妈的一封信(爸爸写给女儿的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再怎么彪悍的父亲,面对自己的小情人都会瞬间变得温柔。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暖化爸爸的心;爸爸则是女儿最坚强的英雄,给女儿最可靠的依赖。
关于爸爸的文章和书籍有不少,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父亲》……都知道父爱如山一样稳重,父亲的爱总是默默的给予,却是那样的真挚深沉。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对父亲的千言万语,父亲同样也有万般叮咛要送给自己的儿女。比如接下来要读到这一篇文章,来自刘慈欣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两百年后的世界》,大刘依旧采用科幻的方式为自己的女儿描绘了一个200年后的世界,充满想象力,让人脑洞大开。在那个新颖的世界里,有着对女儿最真的祝福和无限的牵挂。
这么好玩有趣的书信,不拿来拆解岂不可惜了,我先摘录了其中三个金句。
三个金句
金句1: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观点:纸短情长,见字如面
案例:在这个网络的时代,电脑和手机代替了我们的笔和纸,微信、QQ等也成了我们最常见的联系工具,无论远在天边还是近在咫尺,都能随时随地无障碍沟通,可是方便快捷的同时总感觉少了些许情感温度。在没有这些产物之前,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用一杆笔、一页纸,通过书信的形式互相问候、互诉衷肠。展开信纸,触摸那一字一句,闻着那纸墨清香的瞬间,仿佛一下将彼此连在一起,见字如面。
著名巨星李小龙在成名前给妻子的一纸家书,开头是“我最亲爱的妻子”,中间讲述了他在香港拍电影进展非常顺利,并预计自己的电影会火,他在香港已经是巨星,而且有能力还上家里欠下的3000美元租金,并且全家人都能坐上头等舱旅行,结尾是“爱你,远方的妻子”
谁曾想,荧幕上铁骨铮铮的功夫巨星,私下里竟是如此柔情似水,率真可爱。透过简单的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家人充满爱意,彼时正满怀欣喜,又踌躇满志的样子,拿起笔和纸迫不及待的将喜悦写下来与爱人分享,画面感倍增,直达灵魂深处。
总结:书信是通往心灵的快速列车,让人重温安放在记忆里的过去。
个人感想: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读到了两层意思:
1、希望女儿在200年后依然存在,并且能看到这封信
2、希望当女儿翻开信纸的时候,看到我的笔迹,还能多少勾勒出一些我们曾经一起的回忆片段
真真切切感受到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意和不舍的情怀。
金句2: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
观点:“玩物”未必“丧志”
案例:有着“中国铁路之父”称号的詹天佑,小时候特别喜欢收集玩耍小零件,经常把衣服口袋都撑破了,为此,妈妈非常生气,就把他的“宝贝”都扔到院子里,不允许他再玩了。
詹天佑的爸爸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夸他脑子灵活,并帮他把那些小零件都捡回来,鼓励他继续研究。
正是因为詹爸爸对“贪玩”的儿子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了他后来的震惊中外的成就。所以,我们父母们应该在孩子的玩耍中,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帮助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结:玩耍和游戏,除了能够使孩子思维活跃之外,也有助于释放孩子的压力,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个人感想:不论是现实世界中的女儿,还是在200年后虚拟世界里的女儿,都希望她生活在一个好玩的世界。这里的好玩,有两个意思:
1、现实中女儿13岁,希望她一直能像孩童一样保持简单、快乐的成长;
2、长大以后的女儿甚至200年后的女儿,希望她生活在一个没有疾病和死亡的美好世界,希望她永远不会遭遇委屈和伤害。
满满感受到作为一个父亲的护女心切
金句3: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
观点:身心健康远比知识教育重要
案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上煞费苦心。孩子除了要应付繁重的课内作业,还要应对父母额外馈赠的课外作业。更遗憾的是,属于孩子玩耍的时间,大部分都被学校或者家庭的填鸭式教育霸占了,他们失去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权利。
如果长期得不到沟通和放松,过多的学习任务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过大的压力,甚至会引发许多性格问题,有关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新闻也是越来越多,所以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真的没有问题吗?还是应该适当给孩子一些自由,释放属于他们的天性呢?
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总结:教育要适当控制在一个度,孩子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身心健康更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全方位施教,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意愿,要学会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个人感想:写这封信的时候,刘慈欣老师的女儿刚好13岁,应该处于中学阶段,或许是见识了女儿的功课繁重,对孩子学习的辛苦感同身受,所以希望在未来的世界孩子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学习。站在女儿的角度去思考,可见平时他和女儿的关系更像朋友
接下来,是摘录拆解的三个段落。
三个段落
段落1: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观点:时间会冲淡记忆
案例:我是外婆最宝贝的孙女,在小表弟还没到来前,我是外婆所有孙子里面排行最小的,而且我乖巧懂事,所以外婆格外疼爱。外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去世的,算一算,外婆离开我们已经有17年了。记忆中的外婆和蔼可亲,性格开朗,还是一位好玩的老太太。还记得有一次,外婆刚到家门口,却不进屋,在门外用“装饰”过的嗓门喊我们,(我们住的平房,白天一般门都敞开着)“我来你们家做客啦,听得出我是谁吗?”当时声音像极了另外一位邻居奶奶,“是刘奶奶吗?”我们边回答边迎出去,外婆的“诡计”得逞,得意的哈哈大笑,把我们都逗乐了。
虽然故事情节都记得,但是当我努力去回想细节或者是外婆的语调和笑声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甚至外婆的笑容,还有那张布满岁月印记的脸,当我闭上眼睛去回忆,发现这一切居然有了模糊的迹象,心里略过一丝伤感。我甚至害怕再过不了多久,当我回忆起外婆的时候需要依靠照片去寻找……
上一篇:安卓手机可以下载两个微信吗(杰客科技:微信内测一个手机可注册两个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