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王者荣耀女英雄黄图(水仙)
水仙,黄庭坚,水仙花王者荣耀女英雄黄图(水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朱丹(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在百花凋零、山水寂寥之际,水仙携带着一身清香,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冰肌玉骨,如仙子清雅淡然;白衣翩翩,若君子宠辱不惊。世人或爱其清绝出尘的仙人之姿,或爱其坚贞乐观的君子之德,或爱其岁朝清供的吉祥寓意……
这案头窗前的小小花儿,承载着人们的各种理想,也带给人们无限的启示:人生便如同这脚下的逝水,花团锦簇、莺啼燕转的执念都应舍去,安守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悠然于流年的无穷变幻,然后,在接受自然社会的种种悲欢离合后,领悟到朴素的力量和坚守的意义。
一、水仙之物色:水沉为骨玉为肌
水仙之“仙”,初为“鲜”,取得水滋润而鲜活之意,后又因其近水生而得仙姿故又名“水仙”。黄图珌《看山阁闲笔》说:“盆花之妙,莫过于水仙,偶植数本,置之几案间,自觉冷艳绝尘,寒香可掬。”
能在冬日里绽放的花儿,多少是有着孤绝气质的。再加之其舍弃肥田沃土,仅靠一弯清水、些许石子,便能携着清香娇俏盛开,更显洒脱超逸。
宋杨万里“韵绝香仍绝”、明梁辰鱼“隔帘风细但闻香”、清康熙帝“清姿终不淤泥沙”等都盛赞其冰清玉洁、高雅清香,如明月照积雪般纤尘不染,“素以为绚”“质而实绮”,让人沉醉不已。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宋·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第一首前两句写水仙只凭借清水就能开花,实在是一大奇事。再连用两个比喻,说它骨如沉香、肌如白玉,呼应上文“奇”字。可见水仙之奇,不只在借水开花,还奇在冰肌玉骨、超凡脱俗。后两句连用两个对比,说开在寒冬腊月的水仙的“寒香”和“清香”,已远远超过了酴醾;而与梅花比枝条则显示出水仙的柔弱,刻画出水仙的晶莹澄澈之美和沁人心脾之芬芳。黄庭坚作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之论,此诗自然清新,文辞洒脱,诗情画意兼得又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首开篇将水仙与白莲藕作类比,既表现了水仙亭亭玉立的形象,又突出水仙“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后两句说如此品味高洁的花儿上天也不怜惜,只能听凭命运摆弄,流落到百姓家。据张邦基《墨庄漫录》载,黄庭坚在荆州时,见邻居有一美女,绰约多姿,其家却将女子下嫁里巷贫民,因赋此诗以寓意,表明诗人对“流落”贫寒之家的美女的同情。同时,黄庭坚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长期贬谪在四川、荆南一带,其仕途之坎坷甚为可惜,故诗中亦蕴含诗人无可奈何沦落天涯的身世之感。
水仙花
宋·杨万里
额间拂煞御袍黄,衣上偷将月姊香。
待倩春风作媒妁,西湖嫁与水仙王。
此诗开篇刻画了水仙清幽高雅的形象,突出了水仙的王者之气和仙人之香。第一句写形色,以女子额上涂抹的花黄妆饰,比拟水仙的金黄花心,“御袍黄”用在此不俗反雅,是说惟有这高贵的颜色才配得上水仙。“拂煞”意为涂抹,与下句“偷将”相对。第二句移笔描写水仙馥郁芬芳的清韵,是偷染了月中仙子嫦娥的馨香。后两句诗人突发奇想,要请春风做媒,将西湖嫁给水仙。全诗写花拟人不落窠臼、清新可喜,突出水仙的高贵气质和馨香品格。诚斋体诗最著名的特点可谓诗意既“奇”又“活”,此诗便充分体现了此特点,“拂煞”“偷将”两词于恬静淡远的风格中透出俏皮的趣味,灵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
二、水仙之神韵:凌波仙子生尘袜
“水仙”之名,听起来便颇有仙韵。看那一盆于清水中娉婷盛开、不染杂质的出尘之花,岂不正如着绿裙青带涉水而来、不食人间烟火的白衣仙子?难怪李渔说:“以‘水仙’二字呼之,可谓摹写殆尽”。
唐杜甫“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宋朱熹“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宋郭印“弱质先梅夸绰约,献香真是水中仙”、明李东阳:“澹墨轻如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明徐有贞“百花之中,此花独仙……冰玉其质,水月其神”……文人笔下的水仙,衣袂飘飘,光艳随波,展示出千种缱绻,万种风流,让人在简单中瞥见红尘繁华,在浮想中窥见世界真相。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此诗开篇引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形象,把种在盆中的水仙写成步履轻盈的仙子。加入“微月”的时间概念,使得画面更加幽静神秘。洛神之美也唤起了诗人的愁绪:是谁招引来了断肠的惊魂?变成了素洁的寒花,在水中月下满怀愁思。由洛神转到水仙,进一步把水仙人格化。下面四句由花及人。诗人用倾城的美人比拟水仙的素雅清香、美妙多姿,而这样的国色天香,只有同样高雅清香的山矾和梅花才能与它称兄道弟。意境和笔调忽然转折,把山矾、水仙、梅三种花都男性化了,体现了诗人写作自在随意的风格。诗人睹花思人,看花却忽然“被花恼”。“恼”字是撩拨、触动之意,诗人被花撩拨起了情思,便起身出门,浩瀚的大江横跨眼前,意境陡然开阔。陈长方《步里客谈》说:“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这后一句,即“旁入他意”,这就是诗歌形象的“蒙太奇”。前面的婉约柔情与后面的明朗豪迈强烈对比耐人寻味,形成了全新的更为深远的意境。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宋·高观国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此词上片连用三个“湘”字,借湘水女神比拟水仙。“湘灵”即湘水女神,传说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死后化为湘水女神,用在这里既为此词增加了神话色彩,又唤起读者美的联想。“云”“月”为水仙的出现烘托出朦胧美的境界;“梦”“吟”“吊”则表现了作者对水仙的爱慕。
“有谁见、罗袜尘生?”提出疑问,是说罗袜无尘,一个纤尘不染的美女形象跃然纸上。“凌波步弱”指水仙宛如凌波仙子步履轻盈。“背人”句刻画神女的娇羞情态。“六铢”指六铢衣,是一种极薄极轻的衣服,表现水仙体态之美。“娉娉”两句,从姿态、颜色、质地等方面写水仙花的美,极见作者观察的真切和用笔的工细。
词的下片由刻画水仙的外在形态深入其精神世界。“香心静”写花香而静,“波心冷”写水仙所处环境,“琴心怨”寄怨心于琴声,“客心惊”写作者的羁旅情怀。“怕佩解、却返瑶京”,用刘向《列仙传》里郑交甫遇江妃二神女之典故,写出作者之“惊”:担心水仙花衰败零落,像江妃二女那样在人间打个照面便返回仙宫。“杯擎清露”两句,杯(水仙状如高脚酒杯,故又别名“金盏银台”)中盛满了醇酒般的清露,高高擎起,使那挚友春兰和梅兄也要为之酣醉。梅、水仙和春兰次第而开,故有“友”“兄”之说。“苍烟万顷”“雪冷江青”再次点染水仙所处环境,构成一片迷茫冷清的境界,无怪乎娇弱的水仙要“断肠”于此。此诗以众多水仙神女喻花,亦花亦人,虚实相生,意境朦胧空灵,写出了水仙花幽雅孤洁的品格、凄清朦胧的姿态,营造出幽怨婉转的美感境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