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每天爱你多一些歌词(全文曝光!武汉大学生6000字长文,在朋友圈被怒赞……)
老师,我的,母亲每天爱你多一些歌词(全文曝光!武汉大学生6000字长文,在朋友圈被怒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6月16日上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
来自四川凉山的
彝族小伙苏正民
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6月16日上午,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作为民商法专业本科毕业生
苏正民的毕业论文
写了2.5万余字
其中致谢部分有6000多字
他在致谢中回顾了自己
虽“坎坷崎岖”
但“充满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
并点名致谢65人
发到朋友圈后
收获了超300个赞
手机一屏都看不完……
该校巢容华副教授介绍
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
正文字数为1.2万字左右
致谢部分字数不做要求
从教20余年
她读过很多学生的论文致谢
苏正民的论文致谢令她印象深刻
苏正民的本科毕业论文封面。
“我来自四川大凉山,
从一个放羊娃成为一名大学生……”
苏正民的老家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
15岁时
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
他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苏正民幼时和母亲的合影。
苏正民辍学后
当地政府为他办理了低保
提供助学金让他得以重返校园
大学期间,苏正民获得了
免息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
一系列政策帮扶
大二那年冬天
远在北京出差的赵晓老师
知道苏正民一直盖着一床薄被子
就给他买了一床厚棉被
正是无数像赵晓老师
一样的恩师和好心人
毫无保留地给予他
家人般的温暖与帮助
让他的大学生涯
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4月21日,苏正民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母亲常对苏正民说的一句话是:
“别人给我们一碗饭,
我们要回馈一袋米。”
作为2022年湖北青年
五四奖章的获得者
大学4年里
苏正民献血32次
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签署了器官遗体捐献协议
苏正民的献血证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卡。
苏正民还发起助学计划
募集助学金40余万元
资助困难学生66名
他组建志愿服务队
面向凉山留守儿童
提供夏令营等公益项目
毕业后
他会先到凉山支教一年
再回母校深造
大学期间,苏正民多次前往凉山支教,图为他(右)在家访。
今年8月
严宇飞将与苏正民一起
前往凉山支教
“我曾问苏大哥,
毕业后为何一定要回大凉山。
读完致谢全文,
我理解了他的执着。”
以下为苏正民论文致谢
有部分删减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致谢
一
我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里,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因为不支持父母的爱情,他们只能到深山里独自生活。母亲怀我的时候,常常只能吃野菜充饥。我从生下来就营养不良,村里的老人常常劝父母放弃我和妹妹,“这么营养不良的小孩是养不活的”。
母亲给我取了一个小名“石头”,她希望我能够像石头一样活下去,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石头一样坚强的人。靠着山泉、野果我跌跌撞撞地活了下来。
父亲是一个极其嗜好读书学习的人,他和他的八个兄弟姐妹却因家庭贫寒而只能辍学回家放羊、种地,父亲最终也只成了读过三年小学的“文化人”。当得知因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个“沉睡”的大山迎来了许多大城市来的支教老师,于是村小又开课了。
父亲义无反顾,当着村里人诧异的眼神,将我们三个子女都送进了学校接受教育。“阿苏,等到学校开课了,你们三个都去学校读书学习,家里的活我和你阿莫(母亲)来做。”家里虽很拮据,父亲依旧选择砸锅卖铁地把我们三个子女都送进了学校。
山里的道路,看着很近,常常却要绕很远的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能到达学校是家常便饭。说是学校,其实就是黄土垒起来的几间泥瓦房而已,常常是屋外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是我学会背诵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课文。
语言是我们求学路上第一道难以翻越的坎。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彝语,来到学校,老师们讲的却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汉语,我们听不懂老师们在讲什么,支教老师们也听不懂我们这群“黝黑的小鬼”在叽叽喳喳说些什么。语言障碍吓退了好多小伙伴。我在父亲的鼓励下,选择了坚持,在支教老师们日复一日地细心教导下,终于在三年级的时候听懂了汉语。因为错过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黄金时间,以至于后来考试只要考拼音就拿零分,也常常因为打不出字而打开手写键盘。
如今回想,小学时不知吃了多少苦,但让人最刻骨铭心的还是那群年轻的支教老师。小时候我想不明白,这样一群皮肤黝黑、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汗臭、鼻涕满脸、连句汉语都不会讲的“小屁孩”,有什么值得他们留恋的。我还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对简单的数学题教了十遍还不会、简单的古诗背了无数遍还是背不会的“傻小孩”依旧充满耐心的。我更想不明白,一个艰苦到连当地老师都无法留下的地方,这群来自大城市的支教老师是如何坚守下来的。
二
支教老师们用点点荧光照亮了我那条狭窄崎岖的小路。小学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了凉山州数一数二的中学继续求学之路。然而,我蹩脚的汉语、浸染着火塘煤烟味的破旧衣裳、矮小的身高,成了被嘲讽对象。年轻而敏感的心啊,我又该如何拯救你呢?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城里,不仅家境优渥,学习成绩也是令人羡慕,第一次测验我就倒数了。
我疑惑自己应不应该坚持下去。初一的寒假,我打包好行囊,向父母提出了退学,准备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出去打工。就如同电影中的那样,父亲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母亲掩面痛哭,“我和你阿达(爸爸)没日没夜地辛劳为了什么?我白天打扫大街,晚上还要兼职种地;你阿达白天在砖厂烧砖,晚上还要去种地为了什么?不就是想着你们姐妹三人能够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再吃我们这种没文化的苦吗!”
年少时,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总是让人永远难忘记。我将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生活费全部买了学习资料,一个科目两本,一本教辅书,一本试卷。每天下晚自习之后,我就偷偷打着手电筒,用被子盖住,趴在床上开始学习这些附加的学习资料。偷偷一个人在校园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背课文、练习汉语,练到走火入魔到睡觉时的梦话都在练习汉语。
我的学习成绩、汉语水平有了突飞猛进。我原以为,我能够通过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但改变命运的时候,父亲离世的噩耗打碎了这个梦想。多年来,父亲为了我们三个子女的教育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患上了多种疾病,从心脏病到肝囊肿、肺水肿。
父亲的医疗费用也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欠下无数外债。我和姐姐都毫无约定地选择了辍学,只是她选择了去广东,我选择了祖祖辈辈们耕耘的那片黄土地。
上一篇:小本创业好项目(五万元可以做什么-小本创业投资项目好生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