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向字开头组词大全(千古《兰亭》,究竟好在哪)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向字开头组词大全(千古《兰亭》,究竟好在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出之天然
中国的书法是追求境界的艺术。在书法上,大家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然。古人还把书法评为三个等级:神品、妙品与能品。在三品之外,还有一个“逸品”。逸品的书法家,往往是隐逸之士,注重于不受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拘束的个人趣味。神品,则不仅注重法则,而且要能精熟法则,从心所欲,从人工到天然,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神品”,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天境。
古人看书法,不只把它看作一个个文字符号,而是更进一步把它视作一个个生命体。就像唐代书论家张怀瓘所言,“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书法的理想,也要呈现这种神采各异的生生之气。一篇好的书法,就像天地万物一样,每个字都是有灵性的,天真而自在。
今天的我们看东汉隶书《乙瑛碑》(图17),有一种整饬的美感,跟唐代楷书的感觉相近。这样的书法作品,在追求自然天成的书法家那里会遭遇心有不满。比如米芾,他就认为像《乙瑛碑》和柳公权的楷书,破坏了古法。米芾认为的古法是什么样的呢?是像金文大篆(图18商《乍册般甗铭文》)书法那样,字形各有大小、长短、阔狭,姿态各异,这样的书法体现了“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的自然精神。而像《乙瑛碑》这样的书法,则有违自然精神,将每个字都束缚在了同样大小的方格子“牢笼”里。
王羲之《兰亭序》,正是“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的高度体现。你看《兰亭序》(图19)里的每个字,笔势翩翩,左顾右盼,欹侧多姿,每个字都是鲜活的。《兰亭序》通篇呈现了变化而又自然,每一个字都像是被赋予了独立的生命,字自己会说话、会动作。能达到这种生命天趣,王羲之的技法精熟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王羲之从宇宙自然中感悟到的万物有灵。王羲之的《兰亭诗》说,“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众生平等,不齐中有大齐。“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尽管万物各有其性,各有所别,但是无不跃然而现生机。当然,这活泼跳荡的生机,也是书者本人的心灵节奏,心外与心内本是一体的。
以上几个侧面的概说,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兰亭序》的妙处。可以说,《兰亭序》是我们每个书法人心目中永远的“桃花源”。它是此境跟彼岸的结合,是现实与超越的并在,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的。(演讲人:方建勋)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