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剧屈原(抗战中的话剧,犹如雾霭中的闪电)
话剧,屈原,卢沟桥历史剧屈原(抗战中的话剧,犹如雾霭中的闪电)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演员金山扮演屈原,为了体验屈原的情感,他时常穿着长袍徘徊于嘉陵江畔,面对着江流与乌云,口中吟诵《楚辞》和《屈原》里的台词。其中,自然会有这首著名的《雷电颂》。无尽的黑暗与劈开闪电的剑,这一段如诗般的台词,抓住并抒发了抗战时期人们心头深埋的幽愤情感,成为时代精神的最佳体现。
在抗战话剧的热潮里,善于讽刺的小说家老舍也开始了话剧写作。从1939年到1943年,老舍创作了《残雾》《国家至上》《桃李春风》等9部话剧。对于这些话剧,老舍自己的评价并不高,认为“没有一本像样子的”,话剧史上谈及也大多只是涉及这批剧作里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但是,如果关联起老舍的《茶馆》等后期剧作的创作,就会发现,老舍在这批剧作里,不仅发挥了擅长勾勒人物的特点,而且发展出一种“小说化的话剧”。也即,老舍的话剧是从小说延伸而来的,他不很擅长从舞台表演上设置戏剧冲突,但是就如契诃夫一般,善于制造无冲突式的冲突。而当这些文本由强力导演进行二度创作,搬演于舞台上,就散发出经典的光辉。
“雾季公演”虽然轰轰烈烈,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抗战的胜利,话剧从抗战宣传的武器又回到原有的小众状态,其影响力迅速衰落。剧坛依然是戏曲与电影进行交锋、融合的场所。
作为一段特殊时代里的特殊形态的抗战话剧,不仅仅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期给人们以寄托、动力与狂喜,而且永远将是一个话剧史的原点,启示着人们思考戏剧的位置,以及戏剧与社会的关系。(责编:李峥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怎么查手机流量使用明细(iOS 15.5 偷跑流量,大量用户中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