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刻舟求剑寓意(“守株待兔”与“刻舟求剑”)
农夫,韩非子,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寓意(“守株待兔”与“刻舟求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守株待兔”与“刻舟求剑”是我国古代的两则寓言故事据《韩非子·五蠹篇》载:春秋战国时,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耕作。忽然,有一只兔子窜入田中,碰在一颗树的树根上,撞断筋骨死了。这个农夫自然美滋滋地饱餐一顿。从此农夫扔掉了农具不再劳动,终日守在树旁,等待着再有兔子前来撞死。结果,农夫不仅再也没有捡到兔子,田地却因而荒芜了。从此,那个农夫便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
另据《吕氏春秋·察今篇》载:春秋战国时,有位楚国人乘船过江,一不小心将剑掉在水里。于是,他马上在船梆上刻了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个地方落入水中的。”当船靠岸时他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但却怎么也找不着那把剑了。
这两则故事寓意是深刻的。韩非子在故事的末尾严肃地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意谓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想以夏、商、周三代时的政策法令,去管理好当今的百姓,就象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愚味可笑。吕不韦在故事的末尾也嘲笑了那位过江楚人的迂腐。他慨叹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两则故事是发人深省的。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情况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为政者不能固守陈规旧习,拘泥于约定俗成,而应该根据事态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政策法令,以适应新的形势。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器用篇》中也曾说:“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瑟为古乐器,上有架弦的柱,可以游移上下而调音,若以胶粘定其柱,则无法调音,意谓这种不知变通的拘泥固执,是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移动查剩余流量(无需第三方APP!手机如何轻松查询话费流量余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