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屈原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陪着孩子背起来吧!(一、二年级))
译文,注释,茂盛屈原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陪着孩子背起来吧!(一、二年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3]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0、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 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
(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江边独步--独自散步。
(2)塔:墓地。
(3)一簇:一丛,无--没有。
(4)主:主人。
(5)后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
21、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2、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3、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4、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6、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上一篇:屈原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必背古诗《示儿》,很多人会理解错,陆游的愿望到底实现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