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代诗人有哪些(“我少本多疾,屡亦频危殆”的陆游,为何成为宋代最长寿诗人)
陆游,糖尿病,诗中宋代诗人有哪些(“我少本多疾,屡亦频危殆”的陆游,为何成为宋代最长寿诗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来源:读特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
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
这是诗人陆游在《养生》中写下的诗句。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其他三人是杨万里、范成大、尤袤)之一,一生写诗9300余首,其中900多首与病相关,约占总数的1/10,堪称“古今第一病人”。
有趣的是,正是这位“我少本多疾,屡亦频危殆,皇天实相之,警告意有在”的“病秧子”,竟成宋代诗人中最长寿者,寿至86岁。
陆游 画像
从陆游丰富的病诗中,可知他患有糖尿病、龋齿、肺病、耳聋、近视、跛足、头痛、腰病等,且生活方式不健康。据学者刘扬中统计,在陆游的诗中,提到饮酒的作品多达2940多首,接近全部创作的1/3。陆游酒量甚小,他自己都写诗自嘲“陆生酒户如蠡迮(音如责,意为狭窄)”,也就是一勺的量,在陆游的诗中,1200多次写到“醉”,就算是壮汉,也未必经得起这么折腾。
陆游一生颠沛,因主张恢复中原,两度被贬,晚年结交韩侂胄,遭士林鄙视,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陆游的基因算不上太好,他的父亲陆宰、爷爷陆佃都只活到61岁。
那么,陆游为何如此长寿?一是陆游知医,祖上几代都喜修炼,二是他喜欢劳作,到80岁时还在干体力活。唐代药圣孙思邈曾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陆游是绝好的证明。
写病亦是为忧国
陆游生于1125年11月13日,高祖陆轸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曾任尚书右丞;父陆宰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相当于副部长)。
陆游是第三子,生于乘船北上的途中,故名“游”。
一说陆母仰慕诗人秦观(字少游),以其字取名,见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此说是附会陆游的诗《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而来。
晚生常恨不从公,
忽拜英姿绘画中。
妄欲步趋端有意,
我名公字正相同。
诗中并没说因秦观而改名,叶绍翁的想象力太发达。
陆游说:“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指陆宰,去世时受赠少师衔,故称少傅)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奠定陆游一生喜写乡村的诗风。
(宋)陆游《怀成都十韵诗》卷
学者黄林蒙在《陆游疾病诗论析》中指出,从出生到33岁,陆游没写过一首病诗,和他自称的“予少多疾恙”似有不合:
33岁之前 0首
34岁至45岁 74首
45岁至64岁 320首
65岁以后 508首
其实不矛盾,陆游出生仅2年,北宋灭亡,少年时听长辈忆旧,“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每言虏,言叛臣,必愤然扼腕裂眦,有不与俱生之意”。强烈的奋发精神,使陆游不屑于写个人病痛。
中兴时期(宋孝宗执政期,1162年-1189年),朝政多弊,诗人皆爱写病,病诗多达1700余首,陆游也借此表达意见。
诗中可见身患九病
从陆游的病诗中,可见陆游中年病况。
近视:宋代文人多近视眼,一是受科举取士影响,年轻时用功过度,二是宋人喜读书。陆游的父亲陆宰是藏书家,史称“越州藏书有三大家,首为左丞陆(宰)氏”,南渡后,皇室缺藏书,陆家捐书1.3万卷。陆游说:“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可见多读伤眼。
龋齿:陆游曾写《齿痛有感》:“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此外,还有“齿根浮动叹吾衰”“龋齿虽小疾,颇解妨食眠”等。
头痛:陆游在《贫病戏书二首》中写道“头痛涔涔齿动摇”,头痛让陆游“我独呻吟一室中”,但略缓解后,又“头风间作已全轻,山雨虽频却快晴”。
腰痛:如“病侵腰膂两经秋”“拄杖扶腰痛”“病腰扶拜苦龙钟”。
脾病:如“下湿病在脾,余息仅如缕”,意思是住的地方低而潮湿,导致患了脾病,此时陆游已77岁。
疟疾:陆游在四川任官9年期间,染上疟疾,即“瘴疠连年须药石”,以后多次发作,让他感慨道“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依旧衰颜似叶黄”。
肺病:陆游写诗自叹“肺热烦促无时平”“病肺经旬疏酒盏,愁来惟是上南楼”。52岁后,诗中5次提到肺病。
跛足:49岁时,陆游在成都写下《登塔》一诗,说“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去世前,陆游又自称“人间跛男子”。
最让陆游痛苦不堪的,是“糖网病”,即今之糖尿病。
陆游何时患上糖尿病?一般认为,陆游在52岁时写下的《铜壶阁望月》中,留下蛛丝马迹:
铜壶阁上看明月,
身在千寻白银阙。
十年肺渴今夕平,
皓然胸次堆冰雪。
“肺渴”是不是糖尿病,还有争议。传说历史上杨贵妃也“肺渴”,据《开元天宝遗事》载:“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杨贵妃可能体重超标,但去世时才37岁,古代糖尿病高发年龄在55岁以上,杨贵妃应不至于患此病。
不过,“肺渴”确是糖尿病症状之一,如果像诗中所说,已“十年肺渴”,则陆游在42岁时已患病。
54岁时,陆游写《过忠州醉归舟》,称:“耿耿船窗灯火明,东楼饮罢恰三更。不堪酒渴兼消渴,起听江声杂雨声。”陆游通医,知道“消渴”是糖尿病的专称,他曾写“百尺辘轳新浚井,一杯聊慰渴相如”,包含两个意思:
其一,自己和汉代著名作家司马相如患的是同一种病。
其二,剧饮无度,是引发糖尿病的主因。
然而,陆游表示:还是要再喝一杯。
有学者发现,陆游在46岁时,写诗称:“昏眸云雾隔,衰鬓雪霜新。”而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视力模糊,大约60%的患者眼部血管会受损,视力降低,重者或失明。唐代白居易也有糖尿病,写诗称“眼昏久被书料理”,陆游后来也自称“病眼茫茫每懒开”。
可80岁后,陆游又近可见“蝇头字”,远可见“远山叠”。近视眼患者晚年视力会提升,陆游的“昏眸”应是近视,非糖尿病并发症。
陆游 《清秋帖》
饮酒加喝粥惹麻烦
陆游为什么得糖尿病?一般认为,与嗜饮有关。
据学者张剑钩沉,“酒”字在陆游诗歌中出现了1800多次,学者刘扬中认为:“他(指陆游)的咏酒诗的数量不但是宋代第一,而且也是古代第一。”
陆游饮酒,多是“青梅煮酒”,其历史悠久,三国时曹操、刘备留下典故,后代文人引为雅事。
其中“青梅”是佐酒菜,即陆游在《山家暮春》中说:“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佳时幸无事,酒尽更须添。”不仅可以蘸盐吃,也可以蘸糖吃,以去其酸涩。
“煮酒”是一种独特的酒,即范成大所说的“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酒发酵到15度以后,会出现抑制发酵反应,为提高醇度,古人用泥封缸,创造无氧环境,可达26度。这种深度发酵的酒难免混入杂菌,饮前要蒸一下,所以叫“煮酒”。“煮酒”用红曲米发酵,呈血红色,与现代黄酒近似。
上一篇:古罗马电影(关于罗马你知道多少?从《古罗马二十四小时》看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