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地球属于什么星(太阳系八大行星详解)
行星,天文单位,公转地球属于什么星(太阳系八大行星详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 赤 经未定义
赤 纬 90°半长轴149598023 km 离心率0.0167086 公转周期约365.24219 天
平近点角358.617 度 轨道倾角7.155 度 升交点经度-11.26064 度
体 积1.0832073×10¹²km³ 远日点距离152097701 km 近日点距离147098074 km
轨道周长924375700 km 近日点辐角114.20783° 平均公转速度29.783 km/s(107218 km/h)
最大公转速度30.287 km/s(109033 km/h)最小公转速度29.291 km/s(105448 km/h)
宇宙速度11.186 km/s(39600 km/h)赤道圆周长40075.017 km
扁 率0.0033528 面 积510072000 km² 转轴倾角23.44°
火星
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天文符号:♂),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欧洲古称火星为“马尔斯 ”,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和亮度时常变动而称之为荧惑。
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亮度最高可达-2.9等,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根据观测的证据,在火星观察到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火星有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发射的四艘在轨环绕探测器,分别是奥德赛号、火星快车号、火星全球勘测者和MAVEN火星探测器。表面还有多个美国的火星车,如好奇号、洞察号以及结束任务的火星探路者号、凤凰号、勇气号和机遇号等等。
2021年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文名火星 外文名Mars(英语) Martis(拉丁语) 别 名荧惑、玛尔斯
分 类行星、类地行星 质 量6.4171✕1023 kg 平均密度3.9335 g/cm³
直 径6779 km 表面温度-63 ℃(210 K) 逃逸速度5.027 km/s
反照率0.25(球面,0.17 几何) 视星等-2.94 至 1.86 等 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7秒
距地距离最近0.38 AU,最远2.67 AU 半长轴1.523679 天文单位 离心率0.09341233
公转周期686.971 天 平近点角19.412 度 轨道倾角1.850 度
升交点经度49.558 度 会合周期779.96 天 表面重力0.3794 g
同步轨道高度17031.568 km 近日点1.382 天文单位 远日点1.666 天文单位
平均公转速度24.007 km/s 赤道半径3396.2 km 极半径3376.2 km
赤道自转速度868.22 km/h 转轴倾角25.19°
木星
木星(英语:Jupiter,拉丁语:Iovi,符号:♃)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截至2019年,木星已知有79颗卫星。
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 ,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 [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从地球看木星,视星等最高可达-2.94等,已经可以在地面照出物体阴影。木星是继月球和金星之后,是夜空平均亮度第三的天体(火星在其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超过木星的亮度)。
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但只占十分之一分子数量的氦,却占了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可能有岩石核心和重元素,但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由于快速地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体。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域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大红斑,这是17世纪第一次被望远镜见到后就未曾停歇过的巨大风暴。环绕着木星的还有微弱的行星环和强大的磁层,包括4颗1610年发现的伽利略卫星,至2019年12月已经发现79颗卫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行星中的水星。
早期飞掠木星的探测器有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各2艘,后来环绕木星探测的伽利略号、朱诺号以及借用木星引力加速飞往冥王星的新视野号。未来仍将有不少探测木星系统的太空任务。
中文名木星 外文名Jupiter 别 名岁星
分 类行星,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质 量1.8982✕1027 kg(317.8 M⊕)
平均密度1.326 g/cm³ 直 径139822 km(平均直径) 表面温度-108 ℃(165 K,1巴大气云顶)
逃逸速度59.5 km/s 反照率0.503(球面,0.538 几何) 视星等-2.94 至 -1.66 等
自转周期9小时55分30秒(赤道略短,两极略长) 半长轴5.2044 天文单位
离心率0.0489 公转周期11.862 年 平近点角20.020 度
轨道倾角1.303 度 升交点经度100.464 度 远日点5.4588 天文单位
近日点4.9501 天文单位 平均公转速度47051 km/h 会合周期398.88 天
极半径66854 km 扁 率0.06487±0.00015 表面积6.1419×10^10km²(地球的122倍)
体 积1.4313×10^15km³(地球的1316倍) 表面重力24.79 m/s2(2.528 g)
表面气压20–200 千帕 卫星数量已知有79颗
大气成分氢气、氦气、甲烷、氨、重氢、乙烷、水 卫星发现者伽利略,甘德等
转轴倾角3.13°赤道半径71492公里
土星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到太阳的距离排在太阳系第六位。古代中国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亦称之为镇星(常写作填星)。土星的英文名称Saturn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萨图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