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相逢何必曾相识前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歌女,长安相逢何必曾相识前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听到悲泣的琵琶声只有低语叹息,又听到她如此说后更替她感到无比悲泣。
其实我们俩样都是天涯沦落之人呢,在这里相逢又何必询问曾经相识过呢。
我从去年辞别繁华的帝京长安城之后,被贬谪居住在这边浔阳城后常常生病。
浔阳这里是荒凉偏僻之地毫无音乐之声,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任何丝竹的声音。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且十分潮湿的地方,宅邸周围只有黄芦和苦竹环绕着生长。
在这里早晨和傍晚能听到什么呢?尽是一些杜鹃的哀鸣以及猿猴悲泣的叫声。
适逢春江花朝和秋江月色这种美好光景,也只能取出酒杯独自倒上独酌自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与村里的笛声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是太难听了。
今天夜里听到您弹奏的琵琶曲子之声音,就像听到仙人音乐眼睛亮了耳朵清了。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再弹奏一曲好吗,我要为你按照曲谱创作一首《琵琶行》。
听到我如此一说她感动得站了很久,重新入座后她转紧琴弦把音调高且调急。
凄凄切切地完全不像刚才那种声音了,满座的人重新听了之后都掩面而泣。
要问在座之人谁的眼泪流的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袍子已经被泪水打湿了。
移船相近邀相见
赏析:
创作背景: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朝野顿时大哗,他们又提出罢免裴度。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说成“擅越职分”,他平素又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这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使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公元816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弹琵琶的长安歌女,由此歌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于是便创作了这首叙事长诗《琵琶行》。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叙事主角是一名来自长安的歌女。
全诗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别时茫茫江浸月,说明了自己是到浔阳江边码头来送客的。与自注一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从忽闻水上琵琶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部分是介绍歌女弹奏琵琶的水平。其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是绝佳的词句,受到后人的一致追捧。
第三部分: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是歌女倾诉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她少年时弹奏琵琶的高水平,被公子哥儿们追捧,到老年色衰后嫁作商人妇,被冷落以至于流浪的不如意。
第四部分: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如听仙乐耳暂明,写作者听了歌女倾诉之后,引发了对自身状况的思索,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感悟。其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早已成为后人引用最多的名词佳句。
第五部分:从莫辞更坐弹一曲到诗末尾江州司马清衫湿,写的是作者与客人和歌女之间最后的互动。作者与客人都流泪了。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读罢长诗之后,不得不赞叹白居易的叙事长诗水平之高超。他的现实主义诗人的称号可不是白白得来的。通过歌女弹奏琵琶的高水平,通过她描述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以及与白居易相互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我们看到了唐朝那个时代民间生活的一些侧面。与此同时,白居易也被歌女的叙述所触动,引发了他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为主题和焦点句,把全诗推向了高潮,同时也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总之,这首情景交融的长诗,好似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连续播放的视频画面。歌女的神态和白居易的表情,似乎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永远难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当我孤独的时候还可以抱着你 歌词(做宠物殡葬师这两年:并非暴利行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