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黄豆(居家小黄豆)
黄豆,豆腐,便可小黄豆(居家小黄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张金刚
滚圆、黄艳的黄豆,我愿冠以“小”字来昵称。小黄豆,因其圆满敦实、伶俐乖巧、营养味美,而深得宠爱,实乃居家必备食品。或简或繁地制成美食,点缀、滋养着普通人家。
黄豆发于泥土、长在田野,造就了朴实无华、淳朴憨厚的品性;虽颇具价值,却不张扬。清明前后,种豆入土;稍施肥、少管理;嫩绿的黄豆秧便可汲阳光雨露、聚土地精华,数月长高、结荚、变黄、成熟,历过生命的旅行,无声无息、无欲无求。
摘下豆荚、晾晒数日,便可打黄豆了。连枷一起一落,啪啪作响,豆荚纷纷绽裂,吐出一颗颗珍珠般的小黄豆,藏在枯暗的豆荚堆里甚是惹眼;也有调皮的,蹦起、滚落老远。半晌,黄豆聚少成多,晾晒一地,如铺就了一张金灿灿的珍珠地毯。干透的黄豆,在簸箕里上蹿下跳,簸出杂物,只剩金黄;刷刷地装入口袋,或叭叭地倒入仓内。自此,小黄豆便开始真正融入、走进了千家万户。
农人对黄豆情有独衷。曾记得在吃个瓜子都显奢侈的年代,炒黄豆便成了人们闲来无事占嘴儿的小零食。洗净的黄豆用盐水泡过,倒入铁锅内,慢火翻炒;炒至豆皮略糊,香味弥漫;捏起一颗嚼在嘴里嘎嘣留香,便可出锅。晾凉之后,装一口袋炒黄豆串门、闲逛、聊天,不时放一颗或一把入口,咯嘣咯嘣狂嚼,甚是悠闲、爽快;而牙口不好的,实在无福消受,只有羡慕的份了。
腊月根儿,村里家家都要做豆腐。黄豆用石碾碾成豆碴儿,簸去豆皮儿;水桶中泡上一天一宿之后,用石磨磨成豆糊,便可挑回家忙活制豆腐了。烧水、煮糊,揉豆糊去豆渣、点豆浆成豆花、压豆花成豆腐;一道道工序,颇有技术含量,稍有欠缺或疏忽,豆腐便做不好。母亲经祖辈传授、多年摸索,技艺很不一般,做出的豆腐不老不嫩、味道鲜美,让全家大饱口福。
做豆腐期间,母亲便舀豆浆加糖给我们喝,呼噜噜一碗接一碗;压制成形的豆腐,又会切块拌上韭菜花或葱花让我们尝鲜儿,热腾腾一块接一块。最喜欢炸豆腐。切条、切片的豆腐,散入滚烫的油锅,嗞啦啦泛起气泡,片刻由乳白炸到金黄;取出撒盐烫烫品尝,外焦里嫩、香脆可口。家做的豆腐,可海着吃。每次炖菜,白豆腐、炸豆腐必多放、久煮,吃起来滋味十足,甚是过瘾。
冬春时节,蔬菜寥寥;黄豆便可大有作为。挑选个大、圆实的黄豆洗净,用温水泡至鼓胀、顶起胚芽。此时的黄豆,可与萝卜丝或芥菜丝,加糖醋、配炸辣椒拌成凉菜,黄白相间、脆爽可口;嚼一颗黄豆,豆香浓郁。
窗外寒风凛冽或雪花飞舞的冬季,用饱含父母深情、浓烈乡情的小黄豆,榨一壶香浓滚热的豆浆,与家人一起棒杯在手、共同分享,其乐融融、暖意融融。小黄豆营养了全家,更幸福了全家。这个寒冬、下个春天,小黄豆会和我一起居家相伴,让我思念快乐老家、恋上温馨小家、乐享居家生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大伯的老婆叫什么(粤语的这些称谓你知道吗?婆家娘家有区别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