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表达方式的作用(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详解)
借代,修辞,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详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参考答案:①构成:该对联“有”“无”相对,都是动词;“梦”“声”相对,都是名词;“少年”“春雨”相对,都是名词;“存”“润”相对,都是动词;“志远”“花红”是主谓结构的短语。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结构一致,且仄起平收,音韵协调,构成一幅对联。②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内容上,突出青少年要有理想,志向高远,并为之而奋斗的精神风貌。
06
反复
反复的概念: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反复这一修辞,包括两种情况:①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②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构成分析。分析反复这一修辞的构成,除了简单找出重复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之外,还要认真琢磨,看是否有意义上的重复强调。
反复的表达效果(也是从内容、修辞本身特色、语言特色三方面整理)。(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2)起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3)使语言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有音韵美。要注意的是,答题是务必详细指出,强调了什么内容,咏叹了什么感情。
例1:《我的叔叔于勒》选段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
5.画线句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①构成:用“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句式,反复强调“叔叔”的身份,且意义上形成递进;②效果: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于勒与“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对父母这种自私冷酷态度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示了文章主题。
07
借代
借代的概念: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注:借代这一修辞,“本体”一定不出现句子中)。
要牢记:借代的本质的特征是“相关性”!
借代的多种形式。借代有多种形式,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部分代整体。如:我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草一木,代学校的所有东西;
(2)具体代抽象:我们不要多费口舌了。句中的“口舌”这一具体的器官,代替语言。
(3)专名代泛称: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句中的“诸葛亮”,代指“像诸葛亮一样聪明的人。
(4)特征代本体:“要多少钱?”“来张大团结。”
(5)结果代原因:“好吧,咱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6)产地代本体:“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
(7)形象代本体: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来了。
(8)材料代本体: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用来代镜子)
借代的表达效果(也是从内容、修辞本身特色、语言特色三方面整理):(1)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2)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3)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1: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 人皆可以为尧舜
C. 化干戈为玉帛
D. 情人眼里出西施
参考答案:A
例2:
狮子在西方文化里是凶残暴躁的,代表强权和威严,来到中国后,起初也被奉为权威、庄严的代表。唐朝末年,烽烟不断,狮子慢慢地像“王谢堂前燕”一样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久而久之,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引导,人们对狮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民间把想象中的祥瑞加之其身,使狮子乖巧祥和,最终成为中华瑞兽。狮子跃舞在佳节吉时之际、雄踞于高阁贵府门前,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内容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①句中用“烽烟”代指战争、战乱,用“庙堂”代指朝廷。(2 分)②“烽烟不断”是指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意为本是宫廷贡品的狮子逐渐被民间大众所熟知。借代的使用让句子表达更形象具体、更简洁生动。(3 分)
08
其他修辞
(一)反问与设问
反问:无疑而问,答案在疑问中。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反问的作用: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设问的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二)顶真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效果:(1)上下文联系严密;续接(正或反)或强化内容;(2)反复吟唱,强化语气;(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例:
文化要传承,传承需创新;文化要共鸣,共鸣需互动。《国家定期》节目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一次次播放点赞,一条条留言评论,观众既成为走进传统文的接受者,又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文化由此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而思接千载的当代观众也由此徜徉在丰富的文化宝库。
5.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在改写成“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也需要互动与共鸣”,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参考答案:①原句使用整句,句式更加整齐。(2 分)②原文使用顶真修辞,更具音韵美;③原文点明传承与创新以及共鸣与互动各自的逻辑关联,表达更严密。(答对一点2 分,两点4分,三点5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