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正四棱锥(如果你家孩子正处于3-8岁,请用心培养这一点,将来上学不吃亏)
数学,孩子,清华正四棱锥(如果你家孩子正处于3-8岁,请用心培养这一点,将来上学不吃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01
前段时间的幼升小面试一结束,一向乐观的表姐坐不住了。
她拿着网络上流传的幼升小题目,一脸发愁,“本以为教她的东西足够多,现在才知道差太远啊!
某学校幼升小的考题☟
可小侄女呢?
记住了2 5=7,再问2 ?=7,愣了好久不知道,不会举一反三。让数出图片中含多少三角形,扳着指头数了十几遍,没一遍是对的。”看看过几天让她上幼小衔接吧,别上学后数学跟不上。一步差步步差,到时就晚了!“
不得不承认,表姐说的有几分道理。
要知道,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就爆出#考生看数学卷10分钟后弃考,崩溃倒地#。
虽然这只是个别案例,可是不得不说,身边很多数学差的孩子,从小学起就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上补习班,狂刷题。
不仅如此,严重地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影响升学,拖累高考。
如果可以,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数学这条起跑线上!
02
可能你就会问了,小孩子的数学嘛,不就是1 1=2,数个数就行了嘛,没什么难的吧。
给大家看今年北京地区几个幼升小的数学题吧:
移动火柴使等式成立,考核思维逻辑能力☟
找出图中数字规律,考核逻辑思维能力☟
指出四棱柱的展开图,考核空间立体思维☟
如果你还认为数学启蒙等于数数,背心算口诀,那就是在害孩子!
这样进行数学启蒙的孩子,在后期学习加减法和乘除运算时会非常吃力,进入高年级后甚至会陷入严重的瓶颈期。
这些都是数学方法上出了问题,数学终究还是得靠理解力啊!
03
说到数学,不得不说的一个人——杨振宁!
中科院周光召院长说: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说:杨振宁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杨振宁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呢?当然离不开他优异的数学成绩!
至于他数学成绩为何这么好,1983年他曾说过。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杨振宁和李政道
刘薰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跟教育家,他跟杨振宁的父亲还是同学。
他有多牛呢?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所神一般存在的中学:春晖中学。
这所学校的美术老师是丰子恺。
音乐老师:李叔同。
国文教师:朱自清、朱光潜。
书法课:于右任。
此外,还有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巴人,廖仲恺,黄炎培,陈望道等等前来讲座。
而数学老师是谁呢?就是刘薰宇。
所以,在数学教育在这个领域,刘薰宇绝对是民国大师级的存在。像美术老师丰子恺就经常跟刘薰宇请教。
丰子恺说:
“我与薰宇相识后,他便做这些文章。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每次想,假如从前有这样的数学书,也许我不会抛荒数学……
其中《韩信点兵》一篇给我的回想很不好:
这篇文章发表时,我正患眼疾,医生叮嘱我灯下不可看书,而我接到杂志,竟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次日眼睛很痛,又去看医生。”
我专门找来了刘熏宇的书给我家小孩看,我家小孩正在上六年级,平时也补习数学,他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他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平时,他是坐十五分钟就要挪屁股的。
我给孩子看的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这个书合适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能够自我学习。
这套书价格也不贵,三册只要69,包邮到家。
点下面的链接参团,这套书能够启蒙杨振宁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