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宋皇帝(南宋在位最久的皇帝,为帝国留下最大危机)
南宋,蒙古,理学南宋皇帝(南宋在位最久的皇帝,为帝国留下最大危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开了家书店,本人也喜欢写诗,就将朋友们的诗篇汇集刊印,取名为《江湖集》。
其中有刘克庄的诗,写了这么几句:“不是朱三能跋扈,却缘郑五欠经纶。”朱三是指篡唐的朱温,郑五是唐末宰相郑綮[ qǐ ],刘克庄的讽刺不言而喻。
刘克庄直言不讳,接着写道:“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我骂的就是把持朝政的史弥远,爱咋咋地。
史弥远得知此事后大怒,迅速将此书销毁,并将陈起判罪流放,刘克庄等人皆因此获罪,幸亏有人求情,才免于一死。
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去世,这场文字狱才翻案。
▲刘克庄出生地福建莆田。图源/摄图网
3. 理学的春天
史弥远死了,大宋还会好吗?
在史弥远死后,宋理宗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独相的局面,一改史弥远党羽操纵朝政的局面,任用郑清之、真德秀、魏了翁等一批有声望的理学家为宰执大臣。
宋理宗是理学的小粉丝,早年入宫就受到郑清之、真德秀等理学大咖的熏陶。
他用御用金笔,将朱熹从《礼记》、《诗经》撷取的两句话 “毋不敬,思无邪” ,抄写在大殿的柱子上,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宋理宗对程朱理学的信仰,到了近乎狂热的地步,且不说其庙号可能就与他崇尚理学有关系,宋理宗独尊理学的做法,实际上开启了此后八百年间,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的先河。
但理学家都有共同的毛病,能言不能行。尽管他们名声显赫,却大都喜欢空谈道德,助长清谈之风,缺乏治国安邦的真本事。
宋理宗用的宰相,如郑清之等,老不任事,为政宽厚,看似无大过,却滋生腐败。宋理宗为整顿吏治、减少冗官采取了一些措施,触犯了众多官员的利益,官吏就因循守旧,消极对待,大都无法落实,最后不了了之。
这时,爱国愤青刘克庄又出来说话了。
他在给宋理宗的札子中说:“比年瑞阃[kǔn]之臣,尹京之臣、总饷之臣、握兵之臣、用麾持节之臣,未有不暴富者。其人在艺祖、孝皇,皆当极刑。”
刘克庄意思是说,官家您看啊,民贫而国匮的局面,全是贪浊之风造成的,这些贪腐官吏要是放在以前,早就人头落地了。
于是,刘克庄给宋理宗提了个办法,“没入大赃吏数十家之赀”,乃“裕国宽民之要方”。什么意思呢?把那些赃款收回来,打他个几十家大老虎,国家就有钱了。
宋理宗却不听,改革太累了,朕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就不能追求享乐吗?
国家危机四伏,宋理宗反而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在西湖边大兴土木,每日只顾饮酒赋诗。
在宋朝皇帝中,宋理宗以好色闻名,每年都要从民间挑选大量女子充实后宫,宫中有夫人号者,多达千人。平时拥有这么多嫔妃,宋理宗还觉得不够,做出了一个惊人举措——召妓入宫。
别的皇帝暗地里寻花问柳都要战战兢兢,热衷理学的宋理宗,倒是把民间的妓女直接召到宫里来了,不做丝毫掩饰。
名妓唐安安能歌善舞,得到宋理宗宠幸。她经常出入皇宫,得到不少赏赐,成为京城出了名的女首富。
对宋理宗这种暴发户心理,当时人多不以为然。
四川人文及翁是宋理宗年间的进士,他来到临安,与同年们泛舟西湖。有人问他:“西蜀有此景否?”
文及翁一听,想到的却是南宋统治者流连于西湖山水之间,耽于享乐,对北方强敌的虎视眈眈视而不见,为之愤慨。
在游湖的酒宴上,新进士文及翁直书一首《贺新郎》,对朝政展开抨击: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此时,还有无数如文及翁这样的志士,呼唤宋军北伐,收复中原。
在这些呼声中,靖康之变百余年后,宋军终于再入河洛,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闹剧。
▲危机之下,西湖美景使人愁。图源/摄图网
4.端平入洛
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刘克庄的同乡好友陈鞾(陈子华)要去宋金前线的真州(今江苏仪征)任职。
刘克庄知道陈鞾[xuē] 此次去真州责任重大,写了一首《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为他送行: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刘克庄送朋友赴任,不关心人家生活琐事,说的都是恢复中原的国家大事。
他引用“下拜真吾父“的典故,是希望陈鞾向唐朝的郭子仪学习。郭子仪当年只率领数十骑到回纥大营,回纥人一见大惊,为之叹服,放下武器,纷纷下拜,说:“您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
那几年,宋金战事频繁。
蒙古铁骑大破金兵,围攻金中都,在河北、山东等地大掠而去。金宣宗被蒙古人打懵了,使出一记昏招,采取大臣“取偿于宋“的建议,转而分兵攻打南宋,想要补偿被蒙古军占领的地盘,却没有占到便宜,还跟南宋彻底闹掰了。
陈鞾到前线赴任之后,蒙古继续对金朝围追堵截,并向南宋几次派出使臣,相约联合攻金,许诺事后重新划分河南。
在金宣宗之后即位的金哀宗,想要挽回南宋的感情,他派人转告宋理宗:“蒙古人灭国四十,西夏亡了就来灭我大金,等到我们亡了,必将祸及宋朝。唇亡齿寒,这是自然之理。若与我联合,一同抵御强敌,对你对我都有好处。”
面对蒙、金双方不同的请求,南宋不顾唇亡齿寒的危险,断然拒绝了金哀宗的议和建议,发兵北上,联蒙灭金。
端平元年(1234年),蔡州之战后,金朝灭亡。
南宋将领孟珙立下大功,还顺便到洛阳祭扫了北宋皇帝的陵墓。
当时,宋、蒙对于如何处置河南这块地盘正吵得不可开交,朝廷本来要派太常寺去祭扫北宋皇陵,但他们人还没离开临安,听说蒙古军要攻打河南,吓得不敢出门。
孟珙说,我派精骑数名前往,不到十日就可以搞定。之后,他昼夜兼程,到北宋皇陵“成礼而归”。
宋、蒙在联合之前的谈判,究竟是如何划分河南?从现存的史籍看,有两种说法:一是《宋季三朝政要》说的,蒙古答应在灭金后,以河南之地归南宋;另一种是《宋史》说的,双方“约以陈蔡为界”。
这两种记载都有可疑之处,但北宋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归德府)、皇陵都在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汝南)以北,南宋政府当然不甘心拱手相让。
上一篇:难上青天(人生,是好是坏,自己扛!求人难,难上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