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电视剧(6年8部高分古装剧,豆瓣8.0+是怎么打出来的?)
观众,豆瓣,评分古代电视剧(6年8部高分古装剧,豆瓣8.0+是怎么打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些年的豆瓣评分态势,一直处在快速嬗变中。
上豆瓣打分越来越像是一种群众运动,一种集体行为艺术,一种大型团体操。过去六年来,单剧打分的平均人数是明显上升的,尤其是那些网络热剧。
兹举几个例子。截至2022年4月,评分人数最多的剧集是:《陈情令》163万人,《隐秘的角落》98万人,《庆余年》93万人,《斗罗大陆》82万人,《沉默的真相》72万人,《开端》71万人,《琅琊榜》66万人,《山河令》56万人,《白夜追凶》53万人,《甄嬛传》51万人。
看这张榜单,你能感觉到粉丝的力量。明星粉、CP粉、剧粉是最主要的三股力量。其中只有剧粉是传统势力,明星粉和CP粉大量参与豆瓣评分也就是过去五六年的事。
评分者的成分一变,评分的目的和标准也就变了。粉丝的目的很简单,凡是能让偶像得利的事咱就干,凡是能让对家失利的事咱也干,争夺的关键是路人粉。他们不仅以微博和小组为阵地,打分和控评也是必须完成的作业。
一旦确定了立场,哪怕是临时结成战队,热情也能翻江倒海。能看到为了讨伐某个“名不副实”的视后,一夜之间把一部作品的评分砸下来1分多的战绩;也能看到,为了安利某部新剧,一天之内把评分顶上去0.5分的杰作。
以上是过去6年来的高分古装剧。端详其中的古偶剧,又能发现一个规律:
古偶剧肯定不是按照传统的剧集评判标准打分。文艺作品四大功能:认知、审美、娱乐、教化,我们一一来查考。
古偶剧在增加观众对世界的认知上不会有什么帮助,顶多也就是常识叙事,个别作品还偏于幼稚。
审美可从叙事和影像两方面考察。古偶剧叙事上多有拖泥带水的成分,能做到逻辑谨严的也不多。影像上则普遍有较高水平的发挥,服化道摄录美精工细作,视听赏心悦目。
娱乐也可细分为身心的娱乐。现阶段,男性的感官娱乐需求在剧集中是被抑制的,所幸还有网络电影聊可慰藉。女性的感官娱乐需求是被满足的,高颜值演员和强烈的CP感是硬件,另外还要有吐槽渣男、嘲笑傻男、定制情人等诸般软件相随。
至于说教化功能,它不是古偶剧的发力方向,但在这方面也绝对不会有所冒犯。可以归入广义的正能量。
也就是说,四项指标中娱乐功能最强,认知功能最弱,教化功能一般,而审美功能主打半壁江山。不过,在很多人心目中,审美只关乎影像,不涉及叙事。颜值即正义,服化道高于逻辑,是他们的评判标准。
再具体一点来问,豆瓣高分的古装剧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除了跟品质挂钩,与舆情、粉丝、观众究竟又是怎么个互动关系?
我们理出了近六年豆瓣评分8.0分以上的八部古装剧,对这些剧的打分心理和过程做了个案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发。
《梦华录》8.8分
打分关键词:刘亦菲效应、CP感、宋“潮”独立女性、观众苦古装丑男久矣
开播第四天,《梦华录》开分8.3,近6万人参与评分;而后的几个小时里,评分不断刷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打分,最终在16万人评分时开出了8.8分的成绩。截至目前,32万人的打分仍锁定在8.8。
可以说,作为一部古偶剧,《梦华录》无论是评分人数还是目前定格的成绩,都是近些年最佳。评分人数说明这部剧的覆盖受众已经不局限在古偶剧常规受众群体,8.8分则说明这部剧至少有某一长板特别突出,深深触动了观众。
具体来说,它的高分至少有内、外两个层面的原因。
内在剧集内容上,豆瓣网友主要在意的有三点:高颜值又出彩的BG线、尊重女性的立意、有趣耐看的群像。
其一,刘亦菲和陈晓都是古装适配度极高的美男美女,许多打满分的观众表示“遇上刘亦菲就不能客观”。细节处理上,陈晓赤裸而热烈的眼神将“天仙”拉下凡间,大家终于找到了真正和刘亦菲有CP感的男演员。观众“嗑生嗑死”,BG线如此有趣且耐看,怎么会不上头?以嗑CP为主的观众手中的五星,就被拿捏了。
其二,这部剧的叙事中出现了大量以女性思维、女性视角展现的,感觉准确的女性戏。这在古偶剧中极其稀缺。
比如,花魁张好好(加奈 饰)气冲冲地要去看宋引章(林允 饰)长什么样子,一见面二人却都为对方的美貌气质所惊艳,“我见犹怜,何况蠢奴”,女孩子间的惺惺相惜展露无遗,并没有像其他剧一样上演女性观众早已厌烦的“雌竞”。再比如,赵盼儿(刘亦菲 饰)与孙三娘(柳岩 饰)那段长达7分钟的闺蜜夜话,将一个女孩在暧昧中的患得患失、对未来感情惧怕的小心思,细腻地表达了出来。这两段也是评价中提及频次最高的名场面。
古偶剧受众本身就以女性居多,这些情节自然会受到高度评价。
其三,有趣出彩的群像增加了故事的耐看性。如敢爱敢恨的孙三娘、职场小机灵鬼陈廉(管云鹏 饰)、“喜剧人”池衙内(代旭 饰)、“毒唯爹爹”萧钦言(王洛勇 饰)均有独一无二的记忆点,让观众津津乐道。
外在层面,则是来自大环境的“推波助澜”。近些年没有一部颜值、演技、故事等多方面都“正常”的古偶剧,“像样儿”的《梦华录》便成了被观众使劲儿薅毛的羊,观众“苦古装丑男久矣”,苦没有正常的古偶剧久矣,报复性打分心理尤其强烈,对影视制作没有参与权的观众,只能通过打分来宣泄这些年来被敷衍的不满。
话说回来,《梦华录》8.8分究竟是不是虚高?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是;但若放在近年这群实在拿不出手的古偶剧里,它确实值得。
《山河令》8.6分
打分关键词:双倍男色、对口型“腹语术”、二创引导、剧外营业
在豆瓣高分剧中,耽改剧当属最特殊的一类。
你说它是大众爆款,但相比于传统偶像剧,它的受众消费的是小众的双倍男色、禁果叙事;你若说它是小众,那满屏的五星背后,又处处可见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
若说这证明了只要剧情达到圈层剧迷的及格线,那么他们也能为口碑保驾护航,似乎又不尽然。毕竟只要广泛阅览那些欲罢不能的五星用户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摇旗呐喊的背后,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剧情。
《山河令》8.6分,五星占比近半。有人欢呼着剧中的“真爱情”,也有人在剧外嗑起了RPS(真人耽美同人)。
剧内,那些没有宣之于口的感情和故作暧昧的互动,是隐晦的爱情证明。很多时候,普通观众还在一脸懵懂,粉丝们已经开始因为剧方的“尊重”而集体撒花。至于武侠、复仇和家国大义,那都是姑娘们嗑CP的背景板。
剧外,抠糖是个体力活,但粉丝们却依旧为此乐此不疲。他们的二创,又带领着耽改剧探入了诱人的广阔地带。两位主演演的剧,可以拼;上的综艺,可以挖。偶尔“正主”再送上一两场似是而非的互动,粉丝们便能由此延伸出一段让人闻之惊叹的爱恨情仇。
换句话说,一部耽改剧的高分,靠剧内的氛围,靠二创的引导,也靠剧外的营业。这是一场三方合谋的高口碑游戏,所有人心知肚明,总有人甘愿落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