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本a和二本b的区别(大学录取没有一本和二本,谁吃亏谁沾便宜)
大学,院校,考生二本a和二本b的区别(大学录取没有一本和二本,谁吃亏谁沾便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17年,我称之为高考改革元年,但2017年高考不会进入实质性改变阶段,而是高考改革的过渡年。大部分地区依然是文理分科,但录取形式会发生很大变化,2016年和2017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合并各批次。
现在大学本科录取一般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通行的趋势是各地大学在逐步合并大学录取批次。2016年基本是二本和三本合并,天津、河北、江西、辽宁、重庆,贵州等地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2016年取消全部批次,北京将于2017年取消三本批次,浙江、山东、海南将于2017年取消全部批次。2017年天津将合并本科一批A、B类院校,统一为本科一批;合并本科二批A、B两个阶段为本科二批A阶段,将本科三批并入本科二批,为本科二批B阶段。大的趋势,未来大学录取是不分批次的。
现在我得普及一下常识,大学录取是分批次的,而且批次里有A、B段,简单来说,一批次A类是全国重点院校和教育部确定的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的院校以及原国家教委指定参加第一批录取的院校;一批次A1类是第一批A类院校中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一批次B类是多年来在各个省招生生源较好的一般院校。举个例子,某大学参加某地一批录取,但该大学不是985、211,还参加当地的二批录取。在高考生志愿表里,该院校是B段。
大学录取分批次分段由来已久,一直被指歧视。主要集中二批院校,三批大都是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没有什么矛盾。比如有二批院校某些专业在国内排名挺靠前的,可按学校等级,该大学只能参加二批录取,不能录取到优质生源。学校分批次分段,一直引起较大争议。在一些既录取一批考生,也录取二批考生的地方性综合大学中,一批次和二批次录取的考生,进入大学后,是不混合编班的,但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是不显示一批和二批的,都是一样的。
大学录取合并批次,是教育主管部门给大学分等级,家长和考生一看批次和段位,就知道该大学的综合情况,在填报志愿时是有参考标准的。未来大学合并了批次,在未来几年内,专业主导高考志愿难以成型,高考考生是要吃大亏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大学到底是档次的学校,光看校名,不知道这所大学办学实力如何。而且有些大学校名相似程度很高,也有些大学校名很好听,但办学实力泛善可陈。考生如何鉴别,又如何根据实力填报相当的大学。
对于没有达到一本线的考生而言,也是吃大亏的。二批和三批的志愿一般分别可以填报6个大学志愿,二批6所大学,三批6所大学,一共有12个大学可选择。合并之后,只有了6个大学可选择,在绝对数量上,考生损失了选择6所大学的机会。
大学录取合并批次的矛盾只要集中在原先的二批、三批大学,一批基本是重点院校。意味着原先即参加一批又参加录取的大学占便宜了,因为这些大学一般都是地方性的,有一定的办学实力,合并批次后,生源主要集中原先一批线,提高了生源质量;以前参加二批院校录取的大学也占便宜了,由于以前没有资格参加一批次录取,损失了优质生源,合并批次后,以专业为主导,能录取到一定数量的以前一批优质生源;占便宜最大的当属那些三本院校,尤其是那些独立学院,占用公立大学资源,在校名上占据了优势,合并批次后,很多考生不明就里,会填报该大学志愿。
大学录取合并批次,大学的宣传显得举足轻重。对此,考生一定要仔细甄别,一定要选择一所和自己成绩相匹配的大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