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爱国古诗句(古代十首爱国诗词!岳飞杜甫陆游辛弃疾苏轼王昌龄陈子昂谁更崇高)
爱国,诗人,作品爱国古诗句(古代十首爱国诗词!岳飞杜甫陆游辛弃疾苏轼王昌龄陈子昂谁更崇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世人赞誉:“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主要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人生结局:壮志未酬,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最具慷慨激昂、矢志不渝、壮烈情怀的爱国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欣赏:诗人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之爱国情。
作者简介: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二十三岁的时候,他竟然去嵩山学了道。之后几年他一边学道一边游玩,曾经赴河陇,出玉门,并在此期间留名边塞,写出了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三十岁的王昌龄竟然去参加了科举,进士及第。41岁的时候,王昌龄因事获罪,谪赴岭南。第二年,遇赦北还。第三年,王昌龄游襄阳的时候,与孟浩然相聚甚欢,没想到,原本患了疽病的孟浩然,结果吃了些许海鲜而旧病复发,就此去世了。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闺怨》;
作品数量:存世作品181首;
历史赞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
主要擅长:诗歌;
主要成就: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人物结局:因才被杀。
最具豪情壮志,气象恢弘,杀敌报国的爱国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品赏析:这首词作为苏轼极具开拓性意义的爱国词篇,词人以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的艺术手法,把自己那种想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与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纵观全词,作者把自己的“狂态”抒写的淋漓尽致。词中通过以孙权自比,围猎”亲射虎“,又希望自己能像魏尚一样被赦免并希望能得到重用,奔赴边疆挽弓”射天狼“,展现了作者虽英雄迟暮但却宝刀未老,更是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作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更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论其文,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其书,苏轼被誉为"宋四家"之一,有人更是把他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主要身份: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主要擅长:诗、词、散文、书、画;
主要成就: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六十二首词;
世人赞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诗神”;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人生结局:身逝常州。
最具豪放激扬,慷慨悲壮,报效国家的爱国诗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品欣赏:这本来是陈子昂写给友人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切想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人简介:陈子昂,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大概在659年出生在射洪(今属四川)一个富庶地主之家。679年,20岁左右的陈子昂来到京城长安,进入国子监学习;680年,陈子昂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成想落第,落第之后的陈子昂又回到金华山继续研读,自以为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在682年再次入京应试,仍以落第告终,还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落没之辈”,在此期间,就有了“伯玉毁琴”的典故;684年,陈子昂先后做了“官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698年,陈子昂被迫害,“一代文宗”冤死狱中。
主要作品:《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历史赞誉:“诗骨”、“一代文宗”;
主要擅长:诗歌,散文;
主要成就: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召唤新时代刚健文风的重要代表;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
人生结局:冤死狱中。
最具满腔悲慨,无穷遗恨,忧国忧民的爱国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品欣赏: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人一生的心愿就是忠君爱国,收复大好河山,然而他临死也没有忘记对祖国那种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只好嘱咐其儿子,这是一种对爱国的无限情怀。
诗人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作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两宋之交,其一生经历了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被赐进士出生,历任多职,投身军旅,曾被罢官,主持编修过《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后长期蛰居山阴,其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成就很高,擅书法,通史学,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主要身份:诗人、官员、史学家;
主要擅长:诗、词、散文、史学;其书法擅长正、行、草,尤精于草书;
主要成就:存世诗作有九千三百余首;《入蜀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
世人赞誉:周恩来评价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
主要作品:《示儿》、《游山西村》、《南唐书》;
人生结局:忧愤成疾病逝。
顿挫激越,气势磅礴,饱含家国之痛的爱国词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品赏析:诗人以设问,也是自问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那种家国之痛的豪迈气概,向往那种身佩军刀,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
诗人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出生在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说起李贺的生平,他还属于大唐宗室的远支子孙,只是由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了李贺父亲这一代,家道早已没落,以致于武则天手下的那些刽子手早已不知道有这一宗室的存在,不过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不然这世上就再无“诗鬼”李贺了。
上一篇:爱国人物事迹(“一脉师承三院士”,背后的爱国、爱农故事感人至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