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钱三强简介(钱三强:科学报国,周总理说连他都不信还能信谁,差点没入选元勋)
两弹,科学家,居里钱三强简介(钱三强:科学报国,周总理说连他都不信还能信谁,差点没入选元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99年5月5日,原中科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国务委员张劲夫先生发表了长文《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在这篇文章中,张老饱含深情地描绘出了一幅中国科学家的英雄群像图,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
国防科委副主任、聂帅之女聂力读了文章之后极为激动,建议为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奖授勋。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决定对当年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授勋。
两个多月后,一份21人的“两弹一星元勋”名单在大会上首次披露。85岁高龄的张老亦应邀到会,他发现名单上没有钱三强……
看到此处,相信大家心中产生了不少疑问。比如钱三强这位“中国原子弹之父”为何没有出现在名单中?钱三强曾为两弹事业做出过哪些贡献?张老看到名单后反应如何并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文笔者便和大家一起回溯时光长河,挖掘藏在历史深处的隐秘故事。
钱三强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钱三强生于1913年10月16日,父亲钱玄同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母亲徐瑁贞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钱三强未满周岁时,钱玄同就把家搬到了北京,正如他的同乡蔡元培、鲁迅等人一样。几年后,钱玄同也因主张汉字改革、提倡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名动全国的大学者。
钱家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钱三强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文科教育。不过,上了高中之后,钱三强发现自己对理科的兴趣高于文科。钱玄同是一个开明的家长,他认为只要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无论文理都是一样的,因此他支持钱三强去考北大理科的预科班。
1932年,钱三强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 1936年,钱三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经吴有训教授推荐担任了严济慈的助理员。一年后,钱三强前往法国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此外,钱三强还跟随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先生学习原子核化学。
1940年,钱三强获得法国博士学位,并继续担任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助手。6年后,著名爱国军事家何杰之女何泽慧从德国来到法国,两人是清华的同班同学,又志趣相投,结成了一对科学家夫妻。
结婚后不久,钱三强夫妇便在居里实验室共同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是一项足以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伟大发现,只可惜当时的评委会不够公正,未能客观看待这项成果。但即便如此,钱三强夫妇也因这项成就而名动世界科学界,并获得了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于1947年升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导师。
钱三强夫妇如果继续留在法国,前途可谓不可限量,极有可能在二代居里夫妇的指导下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心系祖国的钱三强却认为自己已学有所成,应当回到祖国为国效力。当时,不少法国友人都劝钱三强别回去,因为那样会埋没他的科研才华。但钱三强却说:
我和泽慧都很清楚,继续留在巴黎,对自己的科学工作当然是十分有利的;回到贫穷落后、战火纷飞的中国,恐怕很难在科学实验上有所作为。不过我们更加清楚的是: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我们当年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到欧洲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好回去报效祖国。我们怎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呢?应该回到祖国去,和其他科学家一起,使原子核这门新兴科学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渴望着回到离乡十年之久的故土,决心为祖国的富强、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一句“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在这份爱国情感的指引下,钱三强夫妇放弃了法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及研究条件,带着年仅6个月大的女儿踏上了回乡的客轮。
此后,世界科学界或许少了一对“居里夫妇”,但中国却多了一对伟大的爱国科学家夫妇!
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丰碑,“两弹工程”的科学统帅
钱三强回国后,发现国内的原子能实验室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阶段,很多必要的设备也没有。不过,钱三强并未灰心丧气,毕竟他回国就是要改变落后的原子研究现状的!钱三强一方面在清华大学物理学授课,还每周义务多加了一节面向所有学生的原子能公开课;另一方面他则与夫人何泽慧一同将镭学研究所改组为原子学研究所,为将来的原子能研究奠定基础。
1949年7月的“科筹会”上,钱三强是引人注目的活跃分子。他熟悉国外科研与实验室的状况,积极参与起草了科代会筹委会方案与“设立国家科学院”的提案,对科学院各方面的政策、方针、规章、制度都提出了非常好的教义。龚育之回首这段往事时曾说:三强同志与有力焉。
1949 年11 月,钱三强被任命为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上任之后,钱三强一方面致力于调整旧的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为建立新的物理学机构而奔走。经过他的努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了,这就是后来“两弹工程”的大本营原子能研究所。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所成立前后,钱三强以求贤若渴之心广揽人才,使其快速成为了闻新中国核物理研究中心,许多留学国外的人才都被吸引回国了。彭桓武、王淦昌、朱洪元、赵忠尧、杨澄中等科研人才,便是在钱三强的的邀请下加入研究所的。1952年10月,钱三强主持制定了中国发展核科学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两年多后,我国经济好转,但却遭到了美国的核讹诈。面对美国的挑衅,毛主席果断下了一个重要决定:研制属于我们自己的核武器!钱三强作为首席科学代表,应邀列席为发展原子能事业而召开的第一次最高决策会议,并向与会领导作了工作汇报及现场演示。此后,我国开始了自主研制核武器的历程。
当时主管原子能的是三机部(58 年改为二机部),钱三强是这个部的副部长,也是领导班子中唯一学过核科学的人,肩负的重担可想而知!钱三强不仅要负责艰难的科研任务,还要负责繁难的组织、协调任务,更要负责极为关键的人才选拔任务!研制核武器,可不是一两个科学精英就能完成的工程啊,而是需要汇聚无数科学英才!
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便是在钱三强的邀请下加入核武器研究所的,并给了他极为重要的理论部主任一职。邓稼先到任后,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使核武器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杨振宁曾称赞钱三强聘请邓稼先“真正有知人之明”可与格罗夫斯聘请奥本海默的功绩相媲美。
不仅如此,钱三强还大胆选用年仅35岁的朱光亚担任科学技术领导。当时的朱光亚在科研界只能算“中字辈”,资历不深名气不大。但钱三强看中了朱光亚精湛的科研业务能力及较强的科学组织能力以及年富力强等优点,大胆地把他放到了领导位置,可谓是真正的“知人善用”。
上一篇:揭阳东山中学(“我们毕业了!”东山中学2021届高中毕业典礼今日举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