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蜻字组词(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图文详解及同步练习)
菜花,莲蓬,田园蜻字组词(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图文详解及同步练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鉴赏:
①前两句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突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鲜丽,写出了田园之美。
②农民或忙于农事,或正在午间休息,显得村中平和宁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做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橫生。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主题:
《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译文:
上阕大意是: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这四句点明了老两口的生活环境幽美,精神愉快。下阕的大意是: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
注解: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③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④翁媪(ǎo):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日”,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鉴赏:
①作者开篇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低小” 的“茅檐”和“溪上”的“青草”,只寥寥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接着讲老翁和老妇,他们的谈话带着吴音,显得温柔、有趣,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一词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上片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江南乡村图。第二句通过描写一对老年夫妇以乡音逗趣聊天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安适。
②下片刻画了锄豆的大儿子、编鸡笼的二儿子、剥莲蓬的小儿子。重点刻画了小儿子。“喜”和“卧”用得好。“喜”字可以说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小儿子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卧” 字使用得最妙,它把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样子和盘托出,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下片写了孩子们的活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和谐而又不乏生机的乡村图画。既有天然之趣味,又有天伦之和美;既有耕作之繁忙,又有小孩子的调皮嬉戏,写尽了农家之乐,令人回味无穷。
生字讲解
图文讲解
教材解析
本课前两首是七言绝句,第三首是词。三首诗词均作于南宋时期,描绘的都是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范成大所作,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杨万里借宿客店时见到的乡村春日美景。《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所作,展现了悠闲的农家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有六十首,本课选的是“其二十五”。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诗句浅近通俗,却意境悠远,大意是: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格外诱人。田里麦花已雪白,油菜花却谢了,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前两句对仗很工整:梅子金黄、麦花雪白;杏子肥、菜花稀。“黄、白、肥、稀”这四个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让人不由想到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后两句用蜻蜓蛱蝶的翻飞来衬托村中的幽静,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所以行人少见。诗歌妙在后两句,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余味无穷。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诗的大意是: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忽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前两句笔调清新明快,先勾勒远景,“一径深”的“深”字,写出小路往远处延伸,拉长了视线;后写近景,稀疏的新绿在枝头,一远一近,给人以悠远静之感。后两句笔锋一转,由静景写到人物活动,一静一动,使整首诗画面一下子生动起来。看似平淡的“无处寻”,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看到了菜花正在盛放的情境以及儿童的活泼情态。
《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曲调、句数和字数,“村居”是这首词的题。整首词清新质朴,浅显易懂。上阕大意是: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这四句点明了老两口的生活环境幽美,精神愉快。下阕的大意是: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下阕中“卧”字最为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整首词三处写到小溪,正好将五个人物的活动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同步练习1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 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 风光。
(A动静结合 晚春 B动静结合 早春)
2.《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3.“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A曲牌 辛弃疾 B词牌 辛弃疾)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阴”是“阴天”意思。( )
上一篇:清远学校(78年的办学历史的老校,它的实力有多雄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