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活字印刷术图片(印刷术的流变及四大发明的功效)
技术,活字印刷,中国活字印刷术图片(印刷术的流变及四大发明的功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旅游过程中,多次遇到有人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赞叹不已。我每次都感到很自豪,这个世界上谁不爱听好话。中国人对这场盛大的开幕式下足了功夫,尽可能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在绵长的中国历史中优中选优,四大发明当然不能缺少,表演中活字印刷甚至单独占据了一节。
(在中国常见的四大发明宣传内容)
“四大发明”一词的产生过程比较复杂,大概脉络如下。自16世纪后,卡尔达诺、培根、马克思等人都曾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种发明对欧洲社会进步起到过重要推动作用,不过均未说明三项发明的来历,更像是默认它们都出自欧洲本土。英国来华传教士艾约瑟(1823-1905)是位汉学家,在其著作中比较中国和日本时,首先将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并列,意指它们来自中国,但是还没有形成四大发明之说。1925年美国学者卡特的著作《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出版,在序论开始有一段话:“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大的作用。造纸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削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这四种以及其他的发明,中国人都居重要的地位。本书以印刷术的发明为限,专门研究这一发明的事实真相。”次年有中国学者翻译了卡特著作的部分章节,“四大发明”之说开始被中国学界了解,慢慢传开,成为定说。
四大发明虽然首先由西方人提出,但也一直存在争议,后来的研究发现提法并不严谨,部分功效有夸大之嫌。技术发明在中国所处的地位一直较低,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概括。不过这并不影响后来中国人对四大发明内容的挖掘和深化。要是让中国人自己评选,估计火药和指南针会被丝绸和瓷器替代。只可惜有些人认为替代品不能拥有摧毁封建制度和发现新大陆的神力,所以尽管在西方技术东传前,火药在中国历史中功效平平,指南针甚至连清晰的脉络都难寻,但依然不妨碍位列四大。
四大发明与科学无关,是纯粹的技术发明,由于技术领域不同,不易在贡献度上做内部排序。通常一项技术要历经三个阶段:雏形技术、成熟技术、落后技术,只有成熟技术才是成功的标志。成熟技术的形成有很强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约束,极端的例子是北极圈附近不可能发明冰箱,赤道附近不可能发明暖气。验证技术的成熟度,关键是能否在生产、军事、商业等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其中一项技术如果在军事上能迅速提高战斗力,通常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马是经过驯化后,速度、负重、耐力三者结合最佳的动物,是农业文明时期重要的战略资源。一切能够提高马匹使用效率的发明,都会受到重视。成熟的马镫技术大约于3世纪由亚洲北部的游牧民族发明,在五胡乱华期间,功效显著。中国汉文化区逐渐接受,提高了隋唐两朝的军事优势。马镫一路西传,直到9世纪,西欧的法兰克人才掌握该技术。之后骑士们才能端坐马上,做出各种花哨夸张的动作。马镫技术非常简单,可以使骑兵双腿驭马,彻底解放双手,看上去百利而无一害,应该迅速推广,可是马镫向西传播却耗时近六百年左右。古代延缓技术传播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今天的专利壁垒,而是其他传统与新技术的结合会有冲突。马镫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马种驯养、骑兵训练、武器配备、军种设置、战略战术、军需制造、军费支出等等都要相应改变,短期替代成本极高,难免传播耗时较长。
(木芯鎏金铜马镫,出土于5世纪初北燕贵族冯素弗的墓葬)
再举一个更为熟悉的例子:阿拉伯数字0-9,严格应称“印度-阿拉伯数字”。数字系统在几大古文明地区都有发明,但书写方式不同。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几经演变流传,9世纪初在阿拉伯地区分化成东西两支。东支演化成现在阿拉伯人使用的数字,西支借道西班牙,12世纪传入欧洲,至16世纪得到广泛使用,逐步取代罗马数字,并且改进成与今天的写法基本一致。印度数字、东支阿拉伯数字及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分别在唐朝、元朝、明末清初均有传入中国的记载。但中国人习惯使用传统的算筹或用干支计数,对此不为所动。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算正式传入中国,开始大范围使用。今天看来,阿拉伯数字的技术优势无需多述,那为什么传播经历却不尽相同呢?如果了解阿拉伯数字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就不难理解0-9在不同地区的身世差别了。
(各地区的数字符号及演化简表)
对照马镫和阿拉伯数字,再来看看中国的四大发明。前文都已经简单提及,下面主要说说印刷术。
印刷的原理很简单,在砖、石、木、金属等较硬的材质上刻出图案或文字,涂以油墨,用纸批量复制。如果不考虑印章盖印,中国最早的印刷能追溯到东汉时期对石刻的拓印,可以视为雏形技术。成熟的印刷术是指6世纪出现的雕版印刷。催生雕版印刷技术诞生的社会因素既非皇帝要出语录,也非文人要出诗集,而是大乘佛教在中国被汉化以后,信众暴增,需要大量佛经。抄写虽然心诚,但是费时费力,收益太低。同样内容的佛经面对广泛的需求,有人从石刻拓印获得灵感,木质雕版应运而生,纸张、油墨也做出相应的技术改进,结果佛经如雪片般飞入寻常百姓家,寺庙商家均获利丰厚。雕版印刷在东亚地区快速传播,初期大都用于印刷佛经,后来又印刷历书,中国和日本的文物遗存均是有力证明。雕版印刷还改变了纸质资料的保存形式,由卷变成装订成册,才有了后来的书籍。盛唐的出现和雕版印刷没有关系,相反由于佛经泛滥,造成信众过多,反而添乱。唐朝中后期,佛教对社会侵蚀日益严重,占财产、避赋税、逃兵役,雕版印刷在其中推波助澜。当然唐的朝衰亡不能归罪于雕版印刷,因为这项技术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1974年在西安郊区出土的梵文《陀罗尼经咒》残片,印刷年代约为7世纪,被认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印刷品之一。
宋元明清四朝雕版印刷的技术更加成熟,应用范围扩大,民间出版业兴盛,文化人倍增,为社会繁荣助一臂之力。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宋元明清四朝占九成九,都是雕版印刷之功。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在备受推崇,却非当年主流。四书五经广泛传播后,注经解经人人可为,可惜没有带来新诸子百家,宋明理学借机形成,获得垄断地位。但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套死所有读书人,思想愈发僵化。这一切当然也不能只归罪于雕版印刷,主要还是其他社会因素在作祟。
(福建建阳地区在宋元明清是一处书籍制作中心,留存有很多雕版)
雕版印刷在东方是一项成熟技术,不过它的西传和造纸术一样都非常缓慢。漫长的丝绸之路不可能一朝走完,十字军东征、蒙古西征都帮助加快传播速度。伊斯兰世界接受中国造纸术,却对雕版印刷不敢兴趣,只有少量应用。名义上是认为印刷宗教书籍属于不敬的行为,一直迷恋手工抄写,直到18世纪左右才被迫接受活字印刷。
上一篇:三国 静姝(盘点三国中的绝色美女们,你最喜欢哪一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