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厦门教育(厦门举办全市教育大会 到2022年再增超20万学位)
厦门,片区,学校厦门教育(厦门举办全市教育大会 到2022年再增超20万学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到2022年,再增超20万学位
厦门对“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作总体部署,将开启又一个教育的春天
海西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厦门教育今后如何走?走向哪里?昨日上午,厦门全市教育大会直面问题,回应期盼,给出了明确答复:力争到2022年,全面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教育事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形成具有厦门特色、中国一流、国际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这是厦门市委市政府首次举办的对标全国、全省的教育大会,对厦门的教育是一个划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厦门市教育局表示,此次大会高举旗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首次明确提出对标国际先进城市,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并吹响号角,发出动员令、任务书。
这次大会引领着厦门未来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从理念、规划、机制、项目四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引进等展开详细布局,勾勒出了即将到来的“厦门教育的春天”。
基础教育
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
建设70个小学项目
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从今年起,力争到2022年,建成公办幼儿园项目100个左右、新增学位4万个左右、普惠率达85%以上;小学项目70个左右、新增学位10万个左右;初中项目30个左右、新增学位5万个左右;普通高中项目10个、新增学位1.5万个。
其中,新建10所具有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化中小学及幼儿园。
入园率达98%以上
到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要达到9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各级示范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在学位紧张区域建学校
将一批闲置房产资源改造为学校;
在思明滨北松柏片区、湖滨故宫片区、公园群惠片区,湖里五缘片区、康乐片区、枋湖片区,集美杏东片区、康城片区、西亭片区,海沧生活区,同安城东片区,翔安马巷东片区等学位紧张区域抓紧增建、扩建一批学校,缓解义务教育“城区挤”问题。
加快建设名校岛外分校
加快建设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实验小学翔安校区等一批名校岛外实质性分校。
推动厦门二中、厦门六中到岛外举办实质性分校,探索岛外新城学校集团化办学,解决“乡村弱”问题。
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对台合作办学项目层次,加快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增加厦门对高层次国际性人才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
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职业院校
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
建设一批全国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院校,支持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集美工业学校等7所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培育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瞄准千亿产业链,培育和打造一批与产业无缝对接的高水平专业集群,争取若干专业群列入全国、全省高水平建设计划。
在同安、翔安各新增1所产教融合度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
依托园区打造6个产教融合区
依托集美厦门软件园三期,打造软件信息、互联网产教融合区;依托翔安航空产业园,以大嶝岛新机场建设为契机,打造航空产教融合区;依托翔安文教园,发挥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产业优势,打造蓝色经济产教融合区;依托海沧生物医药港、马銮湾健康产业园区,打造健康产教融合区;发挥厦门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产教融合先行区;立足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区、海沧新阳工业区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将同安、集美、海沧打造成为高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人力人才资源保障。
支持职业院校在国外建人才基地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打造职业教育厦门标准体系,建设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打通中高职升学渠道
推行中高职贯通“3 2”培养模式,开展中职应用本科贯通“3 4”培养试点,拓宽职业学校学生学历提高通道。“3 2”指的是:三年中专,两年大专,即考入中专,大专毕业。“3 4”指的是:三年中专,四年本科,即考入中专,本科毕业。
高等教育
引进10所一流高校来厦开办学科院所
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台湾高校办学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眼于建设海峡两岸高等教育集群发展中心,积极推进厦台之间、厦门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优质高教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
譬如,引进与厦门市产业发展关联的台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厦门设校区,合作开设特色学院,探索对台教育融合发展新路。
高起点规划建设集美高校集聚区
系统整合厦门市已有高教资源,发挥集聚优势,加快发展“环高校创新园区”。要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行动,支持厦门大学等16所在厦高校紧扣厦门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研发和市场化应用,使在厦高校科技成果“富矿”就地成为现实生产力。
实施高位嫁接工程,引进境内外一流高校
按照“一校多园”模式吸引国内外名校、科研院所来厦设立联合学院、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产学研协同协作;力争用3年左右,引进10所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或独立开办与厦门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应用型学科院所。
同时,大力引进世界综合排名前300名的国外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联合国内知名大学,共同举办世界一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高水平小规模特色学院。
名师培养
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000名
探索建立教师“编制池”
优化编制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教师“编制池”,向急需学校定向定量投放编制,保障新办学校用编要求;同时积极推广翔安普惠性教育集团经验做法,把编制用好用活。
引进人才,打造双师型教师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批教育优秀人才引领的工作室、实验室,探索校企院所共同引进、共同使用、共同培养人才,打造一批贴近产业、服务教学的优秀“双师型”教师。
推进教师“区管校聘”改革
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促进校际交流轮岗;实施“银发教学计划”,鼓励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宽教师、校长职业发展空间。
实施“1212”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力争至2022年,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专家型教师100名、市级名校长20名,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山东红富士(红富士苹果树苗价格多少钱一棵?栽培技术是怎样?产地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