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泰国别称(泰国是怎么做到从未被殖民和攻占?原来泰国人都是中国迁过去的)
泰国,暹罗,王朝泰国别称(泰国是怎么做到从未被殖民和攻占?原来泰国人都是中国迁过去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城国王的油画
凭着和葡萄牙人的良好关系,暹罗渐渐脱离了大明的附属,而成为了欧洲商人在东南亚的货物中转站,闻名欧洲。这也是泰国之所以在殖民者瓜分世界狂潮下独善其身的一个开始。
16世纪,北方的缅国崛起(缅甸),穷兵黩武的缅甸开始积极扩张,而此时的大城已然垂垂老矣。从1547年到1767年,暹罗和缅甸之间爆发了大大小小20多次战争,终于以缅甸攻陷大城府告终,一把火烧毁了400多年的古都大城。
1767年大城王朝灭亡。
18世纪东南亚形势图。黑色部分是缅甸,橙色部分是暹罗,红色部分是柬埔寨,蓝色部分是越南
但是很快,暹罗迎来了它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郑信。1767年,大城覆灭后,年轻的华裔(汉族血统)将军郑信逃离了一片火海的大城府,从各地泰族人的聚落里拉起来了一支部队,借着华侨的支持,很快就赶走了缅甸军队。
郑信,又名达信。其父是广东汕头澄海县人,汉族,于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成为暹罗望族。
郑信是华人之后,熟读中文经典,知晓仁政爱民之重要性,赶走了缅军之后,郑信于湄南河南岸吞武里定都,暹罗复国,史称吞武里王朝。郑信之爱民如子,爱兵如子,深入泰人人心,加之其率兵拯救泰民族于危亡之间,故郑信被泰国人认为是”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君王之首“。
与此同时,郑信还是第一个海外华人君主。没错,你没看错,泰国最伟大的君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华人。
吞武里王朝。当时的中国是清朝时期,郑信虽然是华人,但他自认为是泰国人(但他没有认为自己是泰族)
传闻在郑信晚年之时,郑信开始了专制独裁的残暴统治,他自封自己是为神人天子,要求百姓供奉自己,这引起了军阀贵族的不满(但事实上也可能是军阀贵族的借口)。从柬埔寨归来的吞武里将军查库里从郑信的华人身份上做文章,联合了各地的诸侯发动了政变杀死了郑信。并把首都迁到了曼谷,而查库里就是拉玛一世,他的王朝也就是曼谷王朝(今天的泰国就是曼谷王朝)。
拉玛一世,泰族人。今天泰国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本是郑信手下的将军。
自此,泰国的古代历史算是大概的结束了。
泰国——在群狼环伺的东南亚成为第一个中立国曼谷王朝有一点和其他封建王朝都不一样,那就是它十分重视工商业和外交。
1824年开始,曼谷王朝积极联络外国,先是和西方殖民者建立平等的商业贸易关系(主要是法国和英国),而后和中国清政府也建立了超脱朝贡体系的贸易关系。
但随着英法殖民者的步步紧逼,泰国也开始害怕。进入19世纪中叶之后,欧洲殖民者的势力延伸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区域,泰国自然不会例外。
英国殖民下的缅甸
可是凭借着和西方建立的良好商业关系(中国正是由于拒绝开放市场而开始了殖民时代),西方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借口入侵殖民泰国。
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图,缅甸、马来属于英国,老越柬三国属于法国,印尼属于荷兰,菲属于西班牙
为了避免沦为殖民地,泰国的老百姓倒是没有多费心,而泰国的上层统治者却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先是在1851年同大量欧洲国家缔结和约(主要是德国和俄罗斯,为了制衡英法),而后在19世纪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西式社会改革,1896年又和英法同时缔约,迫使他们互相制衡,从而让泰国成为了一个缓冲国(即夹在英法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地带,避免英法交战)。
泰国王室
1932年,为了避免可能的民主革命,泰国王室甚至放弃了摄政,一场不流血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泰国人民党夺取了政权,正式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和平过渡。1939年,暹罗更名为泰国(Thailand),意为泰族人的土地,即自由之地的意思。
驻扎在越南的法国殖民军。事实上,当时的法国是十分觊觎泰国的,但是英国害怕泰国也沦为法国殖民地
所以说,泰国没有被殖民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而是泰国统治者预见了西方殖民者的手腕。与此同时深谙国际政治道理,利用和西方殖民者的对等关系,同时以英制法、以法抗英,同时在欧洲积极和德俄两个大国交往,多方制衡之下,保全了泰国这个小国。(而中国...)
而最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还不止是泰国在19世纪保全了自己、没有沦为殖民地,而是在20世纪,特别是二战时期,泰国居然敢和日本结盟.....
我们看泰国的地缘:首先是优渥的地理位置,北面是层层叠叠的山脉,这是天然屏障;南部是千里沃野的湄南河平原,这是地利;同时,泰国紧靠着泰国湾,在大航海时代,泰国又预见了西方殖民者的行动;与此同时,泰国的统治者又十分开明,周边的国家又没有威胁。
可以说,泰国的独善其身是天时地利人和。
泰国地缘
无论英法哪方夺得泰国都会对另一方造成致命威胁(谁占领泰国,谁就能占领整个中南半岛):英国夺得泰国之后,法国的印度支那殖民者就无险可守;而法国夺得泰国之后,英国的印度和缅甸殖民地就会岌岌可危。
于是乎,谁也不想打破这种奇异的战略平衡,其实泰国就是一个东南亚的“清政府”,列强都需要它来保持平衡。
中南半岛地图。中南半岛即为中国南部的半岛之意
1938年,泰国军方掌握政权,将军銮披汶成为泰国最高的领袖。这人是个强权派,手握军政大权,同时他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1940年,二战爆发后德国攻陷法国,英国自身难保。在这个时候,銮披汶不堪寂寞地跳了出来,他一直记恨着英法蚕食泰国的土地而且夺走了泰国的附属国。
銮披汶,泰国陆军元帅,是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者。
因此,他居然提出了一个非常狂妄的设想——所有的“泰人”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巨大国家,而在他的设想里这个国家是一个包括整个中南半岛、中国的云桂滇、印度东部阿萨姆邦在内的国家。
他甚至禁止泰国境内的华人和马来人学习自己的母语,同时狂妄地宣称中国西南地区自古就是泰人的领土,还要驱逐东南亚所有的白人殖民者。
他的意图和日本帝国主义不谋而合,日本很快就盯上了这个东南亚的“中立国”。奈何泰国实在“战五渣”,即使是1941年欧洲打得一塌糊涂了,他也依旧打不过在东南亚的殖民军,为了实现所谓“大泰国”战略,最后他选择和日本同流合污。(像不像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
1941年,日本军队占领新加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日泰同盟条约》签订。在日本的帮助下,泰国也着实“狐假虎威”了一把,不仅出兵老挝、柬埔寨,还北上夺取了英属缅甸的东部地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