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兔斯基头像(侨乡味道:拜年也能不见面 微信红包成桥梁)
侨乡,红包,猴年兔斯基头像(侨乡味道:拜年也能不见面 微信红包成桥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欧洲时报网】在手机尚未普及到千家万户之时,上门拜年曾是侨乡民众春节期间互致祝福的重要方式,而随着智能手机以及移动网络的普及,更多的侨乡民众在拜年时选用了微信等手机软件,消耗的也仅是少量流量。虽然这样的拜年方式更加便捷,但也有声音对此表示担忧,认为通过电子设备拜年,不如面对面让人觉得温馨。
侨乡过“潮”年 微信拜年受追捧
一面是恢复民俗,寻求儿时五彩斑斓的年味,一面是紧跟潮流,过一把“潮”年。随着时代发展,拜年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的春节,在侨乡,微信拜年等方式正在悄然兴起。
综合中新网、《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民刘女士对微信拜年特别是通过微信群拜年比较推崇,原因在于,微信群里的交流不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而是多对多。并且,大家在微信群里拜年,一般都会演变成“团拜”,不仅热闹而且交流自由,暖暖的问候总会让人感觉这个年过得不寂寞。
刘女士说,每到元旦时,单位的工作群里就有人提议,每位同事要晒自己现在正在干什么,许多人晒出自己亲人的照片,或者正在享用的美食照,这样的新年问候一点也不会觉得拘谨或虚伪。而到了春节,她仍然会通过微信向大家拜年,只有那些不在微信群里的朋友,她才会通过短信拜年。
作为社交工具,微博和微信让人与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手段更加多元。更多年轻人拜年愿意宅在家中,发一条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除了文字,还可以附上图片增加即视感,亦或是亲自录上一段语音祝福。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轻松表达自己、联络感情。
年轻人青睐社交工具拜年的主因是“微时代”的互动性。朋友聚会时,几人合照发上网,即时将生活共享。浏览别人的微博或朋友圈,点个赞,留个言,回一个应景的表情,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融进他人的新年情景中,同时这些亲密的互动不会增加经济支出。对比电话短信,价格越来越低廉的流量套餐是微博微信拜年方式兴起的强大支撑。
微信拜年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连平时看着稍稍有点“古板”叔叔伯伯也用上了微信。
“舅舅,外甥女给您拜年啦。衷心祝您过得悠闲,活得不累,好运翻倍,心情明媚!”除夕夜,杭州市余杭区新宇村村民周坤龙一打开手机就收到了这条微信。
这样又潮又暖心的拜年方式,如今受到了不少侨乡民众的欢迎,特别当发出“万事如意”、“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时,手机屏幕上便会出现掉落独具特色的春节图案。
动物明星黑猩猩Coco春节期间向去往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参观的游客拜年。(图片来源:新华社)
拜年红包不能少 侨乡民众热情高
在利用微信等手机软件拜年的现象变得越来越火热的同时,以往中国人拜年时会经常出现的红包也因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正在发生着变化。
中新社报道,作为中国人传统年俗的一部分,拜年时由长辈给晚辈派发红包,过去显得司空见惯。而2014年以来,随着手机移动支付日渐普及,微信、支付宝等主要支付服务供应商开始着手将红包“电子化”。
而与一众好友在春节期间抢红包更是一夜之间升级为“全民运动”,许多网民通宵达旦,熬夜抢红包。
以一个人数超过200人的微信群为例,2015年除夕当晚,群内不断有人发出红包,但总是在短短数秒内便被争抢一空。不少人发出“流泪”表情,望红包兴叹。
针对罕见的全球华人同时对一个手机应用程序如痴如醉的景象,甚至有论者认为,中国互联网已正式进入“场景时代”。
“参加一个金融微信群,平时大家都管理上亿资金的,现在抢几块钱的红包像饿狼一样,实在想不通什么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这种行为啊。”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健笑称,“大家都矜持点儿,都退后,让我抢几个行不?”
另据新华社报道,相比去年,猴年手机抢红包对很多侨乡民众来说已是“驾轻就熟”,不少爷爷奶奶辈也都更新装备,蓄势以待,俨然已经成为一场“全民大战”。
继羊年春晚开创先河之后,央视猴年春晚再度与互联网公司联手推出了“咻红包·传福气”活动,而今年的春节期间,来自侨乡的民众无疑是全中国抢红包热情最高的人。
杭州新蓝网报道,支付宝发布的数据显示,抢红包最热情的用户来自广东,他们共抢得7337万元(人民币,下同),江苏和山东两省用户紧随其后。而浙江人,在除夕夜总计抢到了5589万红包,在中国排名第四。
腾讯公司发布的大数据也显示,在中国内地,猴年春节期间发送红包最多的三个省(区市)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
中国人拜年时少不了赠予红包,支付宝与微信近年来则在央视春晚掀起了“抢红包”热。(图片来源:资料图)
网络热词进拜年话 官员贺词被赞“萌萌哒”
在拜年的过程中,一段精心准备的拜年话是必不可少的,在网络发达的现在,许多网络热词纷纷进入拜年话。
长春《新文化报》报道,例如:“21世纪什么最贵啊?你的红包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严肃点、严肃点,不许笑,俺拜年呢!你想想,你坐着火车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收到我的祝福短信,那是多幸福啊!”“新年天气预报:你将会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它们将伴你整一年!”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网络热词相当多,像“甄嬛体”、“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点赞”、“妈妈再打我一次”、“喜大普奔”,这些网络热词就成为了春节期间最流行的拜年嗑。
而在猴年春节期间,一个新词在拜年词汇榜上位置遥遥领先。
中国央视报道,这个词是“猴赛雷”,这句话来自侨乡广东,意思是“好厉害”,那这句话拜年既贴合了猴年的属性,又能恭祝对方新年更厉害。
而在温州,也有不少人为了想出一句新鲜的春节祝福语而绞尽脑汁。
《温州都市报》报道,在猴年春节的前夕,温州市鹿城区许多小学的老师们布置的作业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充满“喜感”:用微信给老师同学拜年、用毛笔写一副春联。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六(5)班班主任叶琳给学生布置了用微信拜年的作业,要求原创,并使用个性化语言,下学期开学后进行评选。看来,要做好这项作业,孩子们可要好好开动脑筋了。
此外,来自侨乡的官员们也十分喜欢用网络用语给当地民众拜年。
广州《南方都市报》报道,从2010开始,每年的春节来临之时,佛山的市委书记、市长都会一块通过网络向广大网民拜年。因为是向网民拜年,语言会比新年献词要口语化,经常会出现“灌水”、“拍砖”、“吐槽”、“触网”等网络用语。
另据中国江苏网报道,南京市市长缪瑞林也曾以兔斯基头像向网民拜年,并使用了大量网络用语,缪瑞林说道:“希望广大网民们继续做美丽南京的‘铁杆’粉丝,‘抢话题’、‘发微博’、‘刷朋友圈’,用手中的鼠标支持我们的家--南京,共建美丽新家园。”
上一篇:福建安溪铁观音(喜讯!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