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连到青岛船票(这盆冷水,来得及时)
都市,城市,热潮大连到青岛船票(这盆冷水,来得及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者:老船长
1
中国的城市化,掀起过很多热潮:
城市群热潮
国家中心城市热潮
CBD建设热潮
特色小镇热潮
新城新区热潮
同城化热潮
超级高楼热潮
而最近两年,最热的恐怕就是都市圈了。
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特大城市要努力形成1小时通勤都市圈。
2019年,《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
到了2021年,“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根式写进了“十四五”规划中,成为未来五年城镇化的重点方向之一。
都市圈热潮,正式开启。
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提出了建设都市圈的规划。
但仅仅一年过后,一瓢冷水泼了下来。
9月19日,发改委对都市圈的建设有了新说法:
一是依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培育都市圈。都市圈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周边市县密切互动进而呈现出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都市圈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需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依托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逐步培育。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
二是依据人口经济联系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间有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从地方已印发的发展规划来看,都市圈范围大多是2万多平方公里。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不能跨越发展阶段,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一批城市的都市圈规划,要搁浅了。
2
全国一共有多少都市圈,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数字。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给出的数字是:34个。
34个都市圈分了3个层级:
6个成熟型都市圈,17个发展型都市圈,11个培育型都市圈。
你所能想到的有头有脸的城市,必须配上一个都市圈。
4个直辖市、25个省会城市(海口、拉萨未在表中)不能落下吧,深圳、宁波、大连、青岛、厦门5个计划单列市,影响力也得配一个吧。
其实,海口也曾提出建设经济圈,与都市圈大概意思一致。
这么算下来,只有拉萨一个省会成了例外。
当然,全国层面来讲,都市圈可不止这34个。
有些省份内,就规划了2个及以上的都市圈。
比如湖北,就要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比如山东,就要建设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鲁南经济圈。
最狠的当然是广东,规划了5个都市圈。
如果把众多都市圈,放在全国地图上,大概是这个样子:
港口大爷恍然大悟:“林俊杰的那句歌词——圈圈圆圆圈圈,我终于听懂了!”
3
之所以不允许都市圈盲目扩张,是因为都市圈是有明确定义的:
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加上发改委的说法,都市圈是有明确的建设条件的:
超大、特大城市可以建设
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可以建设
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
基本范围大多是2万多平方公里
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超大、特大城市一共21个,这些城市建设都市圈,获得国家批复的可能性最大。
当然,如今国家正式批复的6个都市圈,除了福州不是超大特大城市,其他5个都在其中。
所以,接下来能获得批复的都市圈,概率较大的可能是以下几个: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武汉、杭州、郑州、沈阳、济南、青岛
这几个超大特大城市,对周边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获得承认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而像昆明、哈尔滨、大连,虽然人口规模够格,但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较弱,都市圈获批的次序可能更靠后。
除了以上这些城市之外的城市,尤其是西部省会城市南宁、西宁、兰州、乌鲁木齐,本身的实力还没能达到建设都市圈的量级,要想获得国家承认,就更难了。
注定,有些城市的都市圈梦,要碎了。
4
给城市化热潮降温,并非第一次了。
今年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就明确提出:
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西方国家用200年完成的城市化,我们只用了40多年时间。
一切的速度都太快了。
当遇到一些新词、新潮流时,各个地方也是一拥而上,制定的规划过于超前,甚至脱离实际。
到头来,规划只能停留在规划层面。
这次提醒,非常及时。
脚踏实地的搞好产业经济,才是城市发展的捷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