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行卡充值(8岁“熊孩子”用母亲银行卡充值网游 民警成功追回款项)
大姐,孩子,充值银行卡充值(8岁“熊孩子”用母亲银行卡充值网游 民警成功追回款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玩手机游戏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一些沉迷游戏的“熊孩子”偷刷父母辛苦钱
在游戏中无节制消费的事件也频频发生
“谢谢警官,没想到我儿子偷玩手游充值的钱还能要回来。”杜大姐说道。
(客服要求孩子转账,杜大姐发现后要求退还汇款被拒)
“警察同志,我银行卡上大量的钱不翼而飞,请帮帮我!”2021年10月7日,芦山县公安局芦阳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杜大姐电话报警。
接警后,民警了解到,杜大姐儿子玩手机游戏时添加网游客服,在对方引导下将杜大姐银行卡和电话号码发给了对方,对方获取信息后,通过手机验证码,将杜大姐银行卡上钱转走1300元。
值班民警将报案人母子通知到派出所后,民警用杜大姐手机与网游收款方男子进行沟通,开展在线普法。
经过不懈努力,网游“客服”将骗取的1300元钱退回。杜大姐离开时,民警叮嘱,一定要做好监督教育孩子的责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警方提醒
01
家长务必重视对手机的监管
未成年人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对网络风险行为缺乏认知,家长应加强对手机的监管,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关闭手机的支付功能,避免未成年人自己支付大笔钱财。
02
加强未成年人的防骗意识
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告知孩子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不轻信免费领装备、低价代练、购买游戏账号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03
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
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一旦发现被骗,记得做好以下三步
↓↓↓
1、尽快拨打110或者到就近的公安机关报警
2、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保留被骗证据
3、及时准确将证据提供给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孩子游戏充值较大数额退还提供了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按照上述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经家长的同意,追认,充值行为才有效。如果是八岁以下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是无效的,游戏公司也要退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