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油茶树种植技术(浅析油茶栽培抚育技术_董云)
油茶,贺州市,幼林油茶树种植技术(浅析油茶栽培抚育技术_董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浅析油茶栽培抚育技术
_董云等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资源之一,含有山茶皂苷、茶多酚等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贺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油茶重点产区之一,发展油茶产业自然条件优越,拥有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贺州市曾是全国油茶传统产区和重点产区,高峰时油茶林面积曾达60多万亩(1亩≈667 m 2 ,下同)。但由于多种原因,贺州市油茶林面积逐年萎缩。近年随着茶油价格攀升,油茶又逐步引起林农和社会投资主体的重视。2017年贺州市油茶籽产量6.02万吨,总产值2.87亿元。自2018年实施油茶“双千”计划以来,油茶林基地建设数量多、规模大、发展快,2018年油茶籽产量达7.63万吨,总产值3.8亿元,产值同比增加32.4%。2018年年底,全市油茶林面积仅存35.1万亩,占全区的5.17%,且分布零散、树龄老化产量低,其中八步区6.35万亩、平桂区6.71万亩、昭平县13.81万亩、钟山县4.53万亩,富川县3.70万亩。至2021年年底,全境高产油茶林面积已达80万亩。油茶种植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
根据贺州市的气候特点和油茶的生产发育特性,笔者提出了适合在当地推广的油茶栽培抚育管理技术,现总结如下。
1 造林地和良种苗选择
油茶造林地一般选择海拔小于600 m、相对高度小于200 m的坡地,选择阳光充足的南向、东向或东南向阳坡和半阳坡的中下部,坡度小于25°的低丘地或缓坡地为好。土壤选择由砂岩、页岩、花岗岩等母质发育而成的山地黄红壤和黄棕壤为好,土壤质地以壤土、轻壤土和轻黏土为好,土层厚度应大于50 cm,排水良好 。
良种油茶和普通油茶相比,具有生长好、结果早、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油质好及抗逆性强等优势。良种有地域适应性,在一地高产不代表在另一地也高产。比如湘林、长林系列良种在桂北的部分地区表现较好,但不适宜在桂南种植。目前适合贺州市的无性系良种是岑软2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2’)和岑软3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3’)。
造林使用良种壮苗是幼林期快速生长的基础,一般要求使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定点油茶育苗基地培育的两年生大杯嫁接苗,具体要求苗高50 cm以上,地径(嫁接口以上)0.5 cm以上,有3个以上分枝,容器规格为无纺布12 cm×16 cm(直径×高度)以上,轻基质含量在35%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有条件的话推荐使用3年生有多级分枝的大苗造林,这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且成林后生长快、挂果早、见效快。
2 整地、挖穴、施基肥
油茶造林前1~3个月需要进行整地,一般在秋冬进行,可以根据林地的坡度情况,分别采取全垦、带垦或穴垦3种方式。挖穴时,地表土放对面、心土放左右两边,以便在下一步施基肥的时候将表土回填。穴的尺寸要求是60 cm×60 cm×60 cm。
种植苗木前1个月需要施足基肥,基肥是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前提,主要采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牛粪等)作基肥,每穴需要施腐熟的有机肥5 kg~10 kg。先将穴对面的表土回填至坑深的1/3,接着放入基肥(腐熟的有机肥),将穴里表土与基肥充分搅拌均匀后回土,回土的厚度为15 cm~20 cm,使之后种植的苗木的根系与拌肥的泥土相隔15 cm~20 cm厚土层,避免栽植时苗木烧根。使穴还有20 cm深,继续回填至高出地表5 cm~10 cm,筑成直径80 cm~100 cm的小土包。
3 苗木栽植和造林密度
贺州市的油茶苗木一般在冬季12月上旬到次年春季的2月种植,以春季种植较好,容器苗可适当延长至4—5月。一般选择雨后或阴天种植,种植时需要先将回填土挖开,把包裹苗木根部的营养袋撕掉,放入苗木后以细土回填苗木根部压紧。种植的高度要求嫁接口露出地面2 cm左右。
要根据种植地情况合理设置密度,一般每亩种植80~100株。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易染病虫害等而形成低产林。
当年油茶造林后一个月左右应该及时检查造林成活率,并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株、缺蔸采用相同品种、相同类型、相同年龄的苗木进行补植,保证油茶幼苗长势的一致性,降低后续管理工作的难度。补植也应选择雨后或阴雨天进行。
4 根际追肥
油茶幼林期以施腐熟的长效有机肥为主。造林当年夏季进行铲草抚育施肥一次,每株施腐熟的有机肥0.025 kg~0.05 kg。在植株上坡方向或植株的两侧距蔸部20 cm~30 cm范围内开挖宽、深均为10 cm的弧形沟,施后覆土压实。第2年2—3月追施氮肥,在下雨前施肥较为好吸收,每株0.05 kg~0.1 kg。在植株两侧挖宽深各15 cm的弧形沟。根据油茶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求,施肥量逐年增加,弧形沟逐年加深。如新根未生长好,别急于施肥,先保证成活率。根据油茶的立地条件和物候性可知,2月底3月初贺州市的油茶嫩芽已经萌动,此时正是幼树追肥关键期。在保障幼树成活的前提下,以扩冠为目的,对上年3月种植的茶苗施高氮复合肥,可以有效促进春梢生长。
为了保证油茶充足的养分,对2~4年生幼林每年施肥2~3次,在冬季和初夏新梢萌动之前各施肥1次,春梢停止生长后施肥1次。初夏时施肥以速效氮肥、沼气液或复混肥为主(氮、磷、钾总量不低于30%),每株0.3 kg~0.5 kg,促春梢。夏季,在春梢停止生长后,多施磷肥、钾肥,施肥时在植株上坡方向或植株的两侧沿树冠投影线开一条宽、深均为15 cm,长70 cm~100 cm的弧形沟或条形沟,将肥料均匀放入,盖上土压实。贺州市的油茶林秋季施长效有机肥较好,造林后每株施有机肥0.3 kg~0.5 kg,不要轻易追施复合肥,特别是高氮复合肥,以免11月份油茶抽稍后突然遇到寒流降温受到冻害。
油茶在第8年进入盛果期,此时为了满足油茶树生长需要和结果实需要,需要大量施肥,施肥时间表如表1所示。这个时候施肥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树势,保花促果。
5 油茶的树形培育(整形修剪)
对于油茶幼林,种后前3年的修剪对形成丰产树形、树冠尤其重要。在种植后第1年在植株主干高60 cm时及时打掉顶端优势,在离主干20 cm~30 cm处选3~4个强壮分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在树还小的情况下不需要重剪,注重空高,促进分枝。轻剪交叉、重叠枝、下脚枝。第3至4年在第2年保留的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留下的枝条间距应控制在10 cm~15 cm,以确保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还要注意及时摘除幼树的花苞,以减少营养消耗。每年12月至下年2月为贺州市油茶的最佳修剪时段。
对于油茶成林(盛果期的油茶),应该在每年采果后至开春前(每年12月至下年2月)进行修剪,使得植株树形均匀,枝叶疏密适度,通风透光,有利于防治病虫害。
6 抚育(松土除草)
油茶幼林地不能杂草丛生,及时除草可减少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光,但是也不是寸草不留。要适当保留一些矮生杂草与油茶友好相处,给油茶病虫害天敌和传花授粉的土蜂、地蜂等留居所。清除油茶林杂草尽可能人工拔除,绝不能使用除草剂,否则会破坏林下生态平衡,不仅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还会严重影响油茶的授粉,进而影响结果率,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上一篇:背景音乐系统(皇创智能家居分享1分钟了解背景音乐系统设计方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