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油田三中(幸福的人生是奋斗出来的)
儿子,自己的,大儿子油田三中(幸福的人生是奋斗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常增新和李爱琴是一个八口之家的家长。现年70岁的常增新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恢复高考后得以读大学,自己的人生轨迹得以改变。这个独特的经历让他对自我奋斗、不断学习有深刻的理解。正是在他的鼓励、
指引下,两个儿子事业有成。特别是大儿子,也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成长道路。这正是这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立慧
他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
恢复高考改变命运轨迹
1968年,常增新高中毕业,政治形势的剧烈变化一下子打断了他原本计划好的人生道路,只好放下书包回家务农。第二年,他和李爱琴结了婚,俩家就相距六里路。回忆当年结婚的场景,常增新曾写下一篇《推着小车娶媳妇》的纪念文章,缅怀自己的青春岁月。
1977年冬,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近十年的辛苦农事没有磨灭常增新的热情,得到消息的他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复习了三个月参加高考,而这年他的大儿子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了,二儿子仅比大儿子小两岁。数月后,他骑着自行车去教育局领来了录取通知书。过去读高中时,这条路他走过好多遍,但这一次,心情格外不同。
三年后,大学毕业,常增新被分配到油田三中做语文老师。1981年,妻子儿子从老家临淄赶来,一家人至此团聚。当年,追随丈夫来到油田的妻子统一被称为劳动家属,也就是说,家属并不是只在家操持家务,还要参加统一组织的劳动。李爱琴同众多身份类似的妇女一样,参与种植水稻,而这个活并不比她之前在农村老家做过的农活轻松。“仍然是很高兴,首先全家人团聚了,这是最重要的,同时还解决了城市户口,生活比起在老家也好多了。”常增新回忆。读大学那几年,李爱琴一个人在老家操持家庭养育孩子,常增新才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他对此心存感激,“她绝对是一个贤妻良母”。
做老师的五年间,常增新的父亲来过一次,看了看儿子工作的单位、目前的生活,满意而归。常增新的父亲、祖父都做过教师,因此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格外有感情,看到儿子能够子承父业,内心的满足和欣慰溢于言表。当年,父亲一个人到离家二三十里路的村里教学,用一个月三十元钱的工资养活了家中四个孩子。这个职业曾经给予过父亲的体面与尊严,这次同样给予了常增新一家四口支持与荫底。
用自身经历鼓励儿子
勇敢追求想要的生活
两个儿子进入学习的关键阶段,常增新用自己的经历向他们证明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两个儿子十分受用。大儿子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支持了孩子的选择,“只要他自己感兴趣,踏实认真地去学,学什么专业我不干预”。
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的大儿子因工作需要时常爬电线杆,弄得衣服脏兮兮的,连常增新不穿的旧衣服他也拾了去穿。家中奶奶很是心疼,直埋怨常增新“怎么给儿子找了这么个工作”。常增新耐心纾解儿子的心结,用“不吃苦受累得不到提高”鼓励他。经过父子间的几次谈话,常增新了解到儿子爱好写作,想向这方面发展。此时已经在胜利日报社工作的常增新又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儿子,“我先是做老师,后来做宣传干事,凭着稿子写得好,才得以调入报社工作。我就鼓励他,如果你想走这条路,你就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给上级媒体投稿,趟趟路子。”儿子把这番话记在心里,积极投稿,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年,石油系统内部一家报社来到胜利油田招聘,常增新的儿子通过了笔试、面试,被成功录取。从此他工作的城市换到了北京,也终于从事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作为三代教师的家庭,常增新的父亲在80岁的时候赠给他一幅手书的《朱子治家格言》。这幅字被常增新小心珍藏起来,成为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常增新是兄弟姊妹四人中的老二,也是长子。如今,四兄妹没有了父母,他成为大家庭的长辈,每到重要的生日,全家三十口人赶来为他庆生,这让他特别高兴。
“之前我父亲来看我的时候,临走嘱咐我好好工作,教育好孩子。我们一家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很重视的,现在我就盼着两个孙女能够学有所成、成家立业,孩子们都顺顺利利,家和万事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北京一日游最佳路线(盖平生从未见过如此“北京一日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