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界宅控”袁枚的随园往事)
袁枚,乾隆,南京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诗界宅控”袁枚的随园往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随园是清代乾隆年间袁枚所营建的私家园林,是南京历史上的一座名园。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建筑教育家童寯在《随园考》一文中说:“南京清凉山东脉名小仓山,分南北两支,中间低洼,是今天广州路,路中段即随园故址。本来有起伏的小仓山,现已不见峰岭,是因太平天国建都金陵时,为增产军粮,削平成梯田。”
1、仕途退隐营建随园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袁枚,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在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7年,为官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遂生退意。乾隆十年(1745),袁枚买下了原江宁织造隋赫德的隋园,加以葺治,改名随园。乾隆十三年(1748)辞官隐居园中,退出仕途,徜徉于烟霞之中,吟诗作文,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袁枚从乾隆十四年(1749)写下《随园记》,直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写下《随园六记》,2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为自己的私家园林写下6篇文章,这在园林史上是罕见的。
在《随园记》里,袁枚首先说明了随园的地理位置。“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这里南面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面有钟山,东北有孝陵、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从袁枚的表述中,可见他对随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非常满意的。
接着,袁枚对这座园林的来历以及为何取名为随园做了说明。袁枚以三百两银子购下隋赫德的隋园后,“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瘀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异其义。”以上这段文字中接连出现了大量的“随”字,这便是袁枚改“隋”为“随”的原因。
同其音而异其义,实则是袁枚对原园林的一次提升。袁枚在《随园记》一文中,谈及治园的过程,处处紧扣一个“随”字,洒脱中寓谋思,随意中藏巧妙,随心所欲、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顺势而成,体现了袁枚的处世态度和治园情操。对于所购随园的评价,袁枚并没有费什么笔墨,而只是在文章的结尾说:“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2、二度辞官翻修随园袁枚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乾隆十八年(1753)写作了《随园后记》,乾隆二十二年(1757)写作了《随园三记》,乾隆三十一年(1766)写作了《随园四记》,乾隆三十三年(1768)写作了《随园五记》,乾隆三十五年(1770)写作了《随园六记》,5篇文章篇篇精彩,各有侧重。在《随园记》中袁枚曾说:“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
《随园湖楼请业图》
袁枚在随园居住3年后,曾带着任命的文书去了陕西,结果不满一年又告退归来。此时园内种植的花卉都已枯萎,屋顶上瓦片滑落压倒了梅树,屋内房梁布满积灰,已到了不得不翻修改建的地步。袁枚的《随园后记》就写于从陕西归来的乾隆十八年(1753)七月。该文提到,袁枚一回到随园,就率领工匠仆役清除杂草、乱石,察看地势,增加高敞明亮的建筑,修建了一年多时间,耗费千金还没有完工。
宾朋中有人对他说:用您花的这些钱,什么样的高大房屋得不到?您却为什么偏偏喜欢这荒凉偏僻的地方呢?袁枚回答说:东西虽好,不是亲自动手得来的不爱惜;味道虽美,不是亲自品尝过的没有感觉。如今园子的工程虽然没有完成,修园的费用虽然很庞大,却并没有迫切地要求限期完成,哪里像我往年低头哈腰,听乡长、里正喧闹折腾呢?锄除恶草,修剪枝条,顺乎我的心意去做,并没有谁拖住我的胳膊肘妨碍我。
《随园湖楼请业图》
袁枚还在《随园后记》中说,五代时的傅檀在宣德楼设宴,叹息建造的人不居住,居住的人不建造,我今年才38岁,已经决定归隐,既建造又居住,也许是可以做到的。文章最后袁枚还歌曰:“前年离园,人劳园荒。今年来园,花密人康。我不离园,离之者官。而今改过,永失勿谖。”整篇文章表明了自己一心辞官归隐的决心,读来深受启迪。
3、《随园图记》留存随园全貌袁枚的三记、四记、五记、六记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的治园理念,每篇都构思不同的意境,每篇都有点睛之笔,每篇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但今人若要了解随园的完整概貌,袁起的《随园图记》则更加直观准确。
袁起《随园图》
袁起是袁枚的孙辈,由其绘制的《随园图》印本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画卷上印有“同治乙丑仲春日”字样,可知此图绘成于同治四年(1865)。
袁枚书法
据史料记载,随园毁于太平军占领南京期间(1853—1864),当时太平军为了确保粮草,在小仓山造田种庄稼,随园遂废。《随园图》绘制时,随园已遭破坏,整个画面是袁起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文献记载而完成的。尽管如此,这幅《随园图》和《随园图记》非常珍贵,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直观反映随园全貌的文献,如果没有袁起所做的这项工作,后人只能通过袁枚的“六记”去揣摩、去推断;正因为有了袁起的《随园图记》,才丰富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使得今人能窥见随园的全貎,使得将来恢复和部分恢复随园成为可能。
袁枚雕像
1798年1月3日袁枚卒于随园,葬小仓山南岭(今五台山)百步坡。袁起在《随园图记》最后说:“西南百步外柏翠松苍处,为先大夫佳城。”令人遗憾的是,1973年建五台山体育馆,袁枚墓被平,当时曾出土袁枚及其妻妾墓葬遗物50件。从此,随园便只剩下孤独的地名,让人们或深或浅地记起袁枚、记起一代金陵名园。
袁枚雕像旁石碑
2016年11月12日,袁枚雕像落成仪式在南京宁海路与广州路相交的绿地广场举行,这里可以说是随园的故址,是袁枚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如今袁枚又可以默默地望着这方醉人的土地......
作者:王明发
王明发,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江苏省馆藏文物定级专家库成员。
长按下图二维码,阅读最新“方志江苏”文章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元贞利亨(终于明白了《易经》“元、亨、利、贞”的深刻内涵,再也不会困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