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神舟七号图片(价值3000万元的舱外航天服,为何无法被带回地球?)
航天,航天员,宇航员神舟七号图片(价值3000万元的舱外航天服,为何无法被带回地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国家自主建造的天宫空间站已经在近地轨道漂浮了好几个月,在这期间宇航员们已经完成了数次出舱任务,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十分先进。
现在人类的发展方向,已经十分明了,基本就是变着法子往宇宙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太空探索和研究,另一个则是新能源的研发。
在太空探索这方面,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曾经是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毕竟我们起步研究的确是晚于其它国家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做到航天方面的技术大部分与其他国家持平,少部分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的特点就是,用最少的预算实现最多的功能。我们国家航天局的局长关于航天预算曾经说过,我们国家的航天预算大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要用更少的钱做到同样的事情,必然需要科研人员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我国的航天发展中,凡是验证过的技术就不再进行多次验证。
比如我国制造的舱外宇航服,在神舟七号时由翟志刚和刘伯明两位航天员出舱验证,验证成功后就已经能直接投入使用了。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神舟七号中,用于验证造价3000万人民币的航天服只能和轨道舱一起坠入大气层被燃烧焚毁。
这当然会让人感到很疑惑,既然要节省预算,那么为何不将昂贵的航天服带回地球重复利用呢?
舱内、外航天服的区别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航天的是有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这两种区别的。舱内航天服十分简单,实际上就是一套普通的蓝色制服,因为在太空站或者运行飞船内部的环境实际上跟与地球十分相似。
气压、气温、氧气含量,这些因素都能在飞船内部实现平衡,因此在太空站内部中,除了没有重力,实际上环境与地球出差不多,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不需要特殊装备以维持航天员的生命。
而舱外航天服则是重中之重,因为当飞船需要长期待在近地轨道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损坏或其他问题,这时就需要宇航员出去维修,而且一些实验和任务也会需要在舱外进行。
舱外就是真正的太空环境,只有征服舱外的太空环境,才能算是真正地征服太空。而舱外航天服就是帮助我们征服太空的最重要工具。
我们不应该将航天服看成是一件衣服,而应该将其看成小型的“航天飞船”,因为两者实现的功能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在太空环境中维护好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所以当我们把航天服当成一个小型飞船时,我们就不会再感到好奇,为何一件衣服造价能够达到三千万元。
而且小型的航天飞船实际上比大型的还要难造许多,而且它还必须要求有一定的柔软性,能满足宇航员的活动需求,因此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具有制造舱外航天服的能力,分别是中国、俄罗斯、美国。
舱外航天服为什么那么贵?在太空环境中,航天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真空低压环境,在真空环境里任何水分一旦暴露都会立刻沸腾并且汽化,人类在真空中,意识会在10秒以内消失。
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中,只要让宇航服保持密封不久可以了吗。一开始科学家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环境的宇航员就差点无法回到飞船中了。
第一次人类出舱太空行走,是前苏联的宇航员,他们的舱外航天服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宇宙真空的低压环境,所以在出舱后,宇航员身穿的宇航服发生了严重膨胀,导致宇航员差点就回不去了,还好最终还是有惊无险。
除了真空低压,宇航服还需要有良好的隔热和散热能力,有人说这两个功能有冲突了,都要隔热了还怎么散热?
实际上并没有冲突,隔热是因为在宇宙中温度最低可以低至零下一百多度,如果没有做好隔热,航天员的体温会渐渐飘散在宇宙中。
而太阳直接照射时,由于没有空气帮助我们的身体进行散热,所以我们会被太阳持续加热,一直照射下去,甚至可以直接被太阳晒熟。
在近地轨道中,一天只能可以看到几十次日出或日落,也就是说,宇航员会反复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存在。只有做好隔热工作,才能在这个温度反复的环境中生存。
而需要散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航天服的隔热性能好,所以航天员持续向外散发的体温就会被留存在航天服之中,简单来说就像是被闷在棉被里一样,虽然我们的体温只有37度,但时间长了,依旧会热得不行。
航天服的散热方法很特别,在航天服中穿插着一根根水管,用流动的水带走航天服内的温度,这个方法实际上与电脑中的水冷散热差不多。
最后还有辐射问题,在地球上,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可以看作是一层厚厚的物质,正是因为我们被大气层覆盖着,所以宇宙中那些高放射性的粒子和射线才无法轻易到达地表伤害到我们。
但是在宇宙中就不一样了,没有大气层的保护,人类分分钟会被这些高能粒子打成筛子。高能粒子或者辐射,实际上就像是一根根特别细的针,被它们射中时,这根针不会直接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但是会破坏我们身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最终引发癌症。所以在太空中防辐射是一件十分重要事情。
除此以外航天服同时还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宇航员生命特征、防御外部冲击、保障航天员安全。
舱外航天服不是一件奢侈品,并不是为了贵而贵,它是一件工具,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宇航员能够在宇宙环境中安全活动,要让如此多的功能同时集中在一套服装中,造价自然会昂贵。
为何航天服无法带回地球?前文说到,神舟七号的出舱任务中,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试验这两套造价不菲的航天服是否能够投入使用。在试验完毕时,航天服被留在轨道舱中坠入地球,一套航天服三千万,两套就价值六千万了呀,这么多钱都可以买十套房子了。
但现实情况是,舱外航天服不仅仅价值三千万,它的重量还高达120斤,两套就有两百多斤重。在太空中,航天服重一点不是问题,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再重的服装也不会压垮航天员。
但是在返回过程中,返回舱每多一分重量,都意味着航天员的生存危险要增加一分,如果增加两百斤重量,返回舱的加速度将会变得更大。
原本在降落伞的减速下,返回舱加上宇航员的重量还是能成功维持的,但是如果加上两套服装,返回舱可能会因为下降速度太快而被大气层摩擦发热焚毁,或者降落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