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哈佛性向测试(全球百大科学研究热点发布:同性性行为基因研究入选)
睡眠,机器人,线虫哈佛性向测试(全球百大科学研究热点发布:同性性行为基因研究入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2019年哪些研究是全球讨论热点?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从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气候紧急状态,今年最具争议的话题都能在今日发布的“Altmetric百篇论文”(Altmetric Top 100)里找到。一年一度的“Altmetric百篇论文”榜单包含了2019年在线关注度最高、讨论最广的研究,这些线上平台涵盖专利和公共政策文献、主流媒体、博客、维基百科以及社交媒体等。
今年的前100篇论文涉及许多主题。其中,世界气候紧急状态的残酷真相、疫苗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收获了最多的关注。
阅读链接:2019年哪些研究是全球讨论热点?| Altmetric Top 100揭晓
2,DeepMind新论文:类脑语言模型——AI达到人类水平语言理解能力的路线图
来源:新智元
综合理解系统(IUS)
DeepMind、斯坦福大学、博世人工智能中心、Google Research以及 LMU Munich的研究团队最近发表论文《将机器语言模型扩展到人类水平的语言理解》(Extending Machine Language Models toward Human-Level Language Understanding),回顾了最近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突破,并提出了有待实现的目标。研究人员认为,机器要达到人类水平的语言理解能力,需要互补的记忆系统和丰富的情境表征。他们描述了向人类水平语言理解扩展ML模型的路线图。
阅读链接:
DeepMind新论文:类脑语言模型——AI达到人类水平语言理解能力的路线图
3,线虫如何警告子代回避有害细菌 小RNA再次解释线虫如何将行为表观遗传给后代
来源:生物通
高等动物能够以“言传身教”等各种方式总结并告诫下一代避开不适宜的食物。那么低等动物呢?亲代获得的经验教训能不能传递给子代?神经系统能否控制下一代的行为?
根据本周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议上提交的报告,假单胞菌中的一种小RNA会引发秀丽隐杆线虫的趋避反应,这种反应还可以传递给下一代至第四代。
阅读链接:
线虫如何警告子代回避有害细菌 小RNA再次解释线虫如何将行为表观遗传给后代
4,SLEEP:睡眠周期和年龄中的EEG连通性
来源:思影科技
清醒大脑的脑功能连接是认知和大脑完整性的基础。大多数关于人类睡眠期间功能连接的结论来自于对年轻人第一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周期的研究。本研究比较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在非快速眼动(NREM)和快速眼动(REM)睡眠期间的EEG连通性。老年人在浅睡眠时表现出较低的连通性,但在快速眼动和深度睡眠时表现出较高的连通性,尤其是在夜晚开始时,功能连通性与特定认知任务的表现相关。
研究表明,睡眠阶段和周期改变了与年龄相关的睡眠连通性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未来的研究应该评估睡眠中的功能连通性是否能预测衰老中的大脑和认知完整性。本研究由加拿大du Sacré-Cœur de Montréal医院的Julie Carrier等人发表在sleep杂志。
阅读链接:
SLEEP:睡眠周期和年龄中的EEG连通性
5,全面总结:失眠的临床评估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失眠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显著损害患者的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升高共病及意外事故的风险。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循证学证据评估及治疗失眠具有重要意义。一项新近发表于精神科顶级期刊《世界精神病学》的综述中,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者通过回顾近年来的新证据,围绕失眠的管理展开了讨论。
阅读链接:
全面总结:失眠的临床评估 | 临床必备
6,脑中确认偏误的形成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本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的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心理学系的Andreas Kappes和Tali Sharot等人进行的研究Confirmation bias in the utilization of others’ opinion strength发现,内侧前额叶皮质后部(pMFC)会促进人类产生确认偏误。具体而言,对于不会确认个体自身信念的他人意见的力量,pMFC不那么敏感。
阅读链接:
脑中确认偏误的形成 |《自然-神经科学》
7,Science大子刊封面:这个模仿怪鱼嘴巴结构的“双模”变形机器人火了!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一种叫做“吞鰻”的鱼类启发了一支由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葡萄牙瑞比克夫-尼格勒基金会(The Rebikoff-Niggeler Foundation)、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学者们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结合折纸(origami)以及气动膨胀软体机器人提出了一种可以产生前所未有的极端变形软体机器人结构——“双模”变形折纸结构。基于这种结构,研究团队制作了一系列的软体机器人,例如仿生吞鰻机器人、仿生触手、爬行机器人以及软体机械臂,展示了“双模”变形折纸结构潜在的应用价值。
研究登上了《Science》大子刊《Science Robotics》封面。
阅读链接:
Science大子刊封面:这个模仿怪鱼嘴巴结构的“双模”变形机器人火了!
8,《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实现全球性别平等,我们需要再等100年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12月17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019年,彻底消除性别差距所需的时间缩短为99.5年,比起2018年的108年略有进步,但仍然揭示了下列事实:在卫生、教育、职场和政治等领域,男性和女性难以在有生之年实现性别平等。
阅读链接:
《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实现全球性别平等,我们需要再等100年
前文阅读1,脑科学日报|少吃糖,抗抑郁;年轻人为什么都拖着不睡?
2,脑科学日报|科学家新研究揭示失眠的可能饮食根源:糖吃多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