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哈佛性向测试(哈佛发布新生数据:独生子女最难录取?)
哈佛,学生,新生哈佛性向测试(哈佛发布新生数据:独生子女最难录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眼中的哈佛新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学霸,社交达人和还是拥有神秘技能的特长生?
是富二代还是奥巴马女儿那种的超级二代?
这些都是哈佛学生,但哈佛学生并不都是这些。
最近,哈佛校报《Crimson》对2023届
过半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学生构成、学业情况、生活习惯等
对他们的背景进行了一一统计和分析。
在今年入学的1666名新生中,共有 919 名同学(超过 55%)给出反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通过该项调查数据了解下哈佛最青睐什么样的学生吧!
哈佛新生数据报告
呈现四大录取亮点
◆ 这届哈佛新生中,亚裔学生比例明显增加,白人比例有所下降;
◆ 依然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来自高知、富裕的家庭;
◆ 其中每6名新生,就有一名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毕业于哈佛;
◆ 虽然哈佛学霸们在高中阶段学习比较轻松,但是他们将花更多时间,用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且绝大部分靠自我驱动;
哈佛新生背景更加多元化
作为一所世界名校,每年哈佛大学招生的公平性与多元化,都会受到众多关注。我们先来看看这届哈佛新生的亚裔比例,以及他们来自怎样的家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哈佛。
1、亚裔录取比例上升
去年哈佛大学因“歧视亚裔申请人”一案,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哈佛仍在等待联邦法院对此案的裁决。
2023届新生中,白人学生占比47%,11%为拉丁裔,10%为非洲裔,亚裔学生占比超过22%,依然是第二大生源组成。
和去年相比,今年,有更多的亚裔学生被录取成为2023届哈佛新生,甚至高于哈佛大学招生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去年亚裔学生占比只有18%。
这一比例变化和哈佛诉讼案是否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也有更多白人学生是因为体育特长,进入哈佛。今年受访者中有11%的学生,通过校队运动员的身份,被哈佛录取;这些学生中,有76%是白人学生。
哈佛学子的性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性向占比分布图
在2023届新生里,有79.3%宣称自己是异性恋,要知道6年前的哈佛新生可是有90.2%的人是异性性取向。剩下的有7.2%是双性恋,5.1%是同性恋,大约4.8%的人表示他们仍在探索他们的性取向,另外有1.9%的人表示保密,还有1.7%的人表示自己的性取向是其他……
2. 每6名学生,就有1名的父母曾是哈佛生
在受访者中,每6名学生,就有一名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曾就读哈佛,与去年的比例大致相同;当然,也有接近70%的受访者,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哈佛学生。
父母至少有一位就读哈佛大学的家庭中,接近有一半的学生表示,他们的父母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而这个收入意味着已经高于美国95%的家庭;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美金的,占比超过27%。
和往年相比,今年新增了一个“保密”的选项,因此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选择了对家庭收入保密 。但是从现有比例来看,哈佛学生更多来自中产家庭背景,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其中,30%的学生家庭收入背景在125K到500K之间。家庭收入40K以下的仅占13%。家庭收入500K以上的学生逐年增加,今年最高达到18%。
3. 家中老大更容易被录取?
哈佛似乎特别偏爱家中老大,从2017届开始,连续多年的新生中,长子/长女的占比是最高的,总是有40%左右的学生是家长老大,独生子女的占比是最少的。如果回顾过去七年的数据,不难发现,每年录取的学生中,老大,中间,最小或者是独生子女的比例几乎变化都非常小。
家中排序统计情况
4. 超过一半学生“早申”进入哈佛
哈佛大学的录取率,已经连续五年在降低,今年的录取率低至4.5%;43430名申请人中,只有2023名学生被哈佛选中。
其中,通过前期申请进入哈佛大学的,占比54.8%;通过常规途径进入哈佛的占比28%;由此可见,常规申请的竞争依然要更激烈。
被哈佛选中的学生中,并非所有学生都将哈佛视为自己的“梦校”,接受调查的新生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哈佛不是他们心中的首选。和去年一样,今年受访者中有8%的学生表示,他们在来哈佛之前已经度过了一年间隔年。
怎样学习有机会进哈佛?
此次新生调查中,哈佛也询问了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术和课外活动情况,以及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有怎样的期望。我们先来看看,这届哈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究竟如何?
受访者在校内的平均GPA是3.95(满分4.0),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在高中学校排名位于前2%,可谓是妥妥的“尖子生”。
他们在“美国高考”SAT和ACT中,得分也接近满分。其中,SAT平均得分是1523(满分1600),ACT平均得分34(满分36)。
因此,在“高分云集”的哈佛申请中,再高的标化成绩,也不能为进入哈佛增加砝码。
更值得我们借鉴的,更应该是分数之外的“软实力”,比如哈佛学霸们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在学习之外,喜欢通过哪些活动来提升综合能力?
1. 学习时间不长,效率高
哈佛学霸们学习时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其中,一周学习时长超过50个小时的,只占3%;8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高中阶段的一周学习时间,不超过30个小时,也就是日均4小时左右。
这也反映出,哈佛学霸们在高中阶段,并非只是埋头苦习,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很重要。
对比最近一轮的国际学生测评PISA数据,中国学生校外学习时间最长,每周学习的时长超过55个小时,比成绩同样优异的芬兰学生,整整多出20个小时。
该如何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这点值得思考。
2. 高中阶段的数学水平
从2019届哈佛新生报告开始,就特别将数学水平(包括AB微积分、BC微积分、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这一项,单拎出来。
调查显示,超过26%的学生高中的数学水平达到了多变量微积分、线性代数以上;92%的学生高中数学水平都在AB微积分以上,这已经相当于美国大学大一的水以上。
这说明,大多数哈佛新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过微积分,且就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进度相差无几。
3. 五分之四学生有强大自我内驱力
真正的学霸,都是靠自我驱动,这一点从历年哈佛新生的压力来源便可看出。
接近五分之四的学生,都属于“自我驱动型”;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压力来自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
这一数据值得我们深思,在“鸡娃”过程中,如何激发孩子的自我内驱力,让他们一生都怀有学习的热情,才是我们真正要考虑的。
上一篇:哈密瓜原产地(新疆原产地哈密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