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颜面射精((农识)农村养殖养猪知识, 猪的经济类型及品种大全)
母猪,太湖,月龄颜面射精((农识)农村养殖养猪知识, 猪的经济类型及品种大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一、猪的经济类型
根据猪的生产用途、肉脂比例和体型特点,可将其划分为脂肪型、瘦肉型和兼用型三个经济类型。
(一)脂肪型
脂肪型,又称脂用型,这种类型猪的特点是脂肪含量较高,一般脂肪占胴体比例的55%~60%,瘦肉占40%左右,背膘厚4厘米以上。
该类型猪外形特点是:身体短、背腰宽平、臀部圆、四肢矮、背膘厚。全身肥满,头、颈较重。体长与胸围相等或相差2~3厘米。胴体瘦肉率在45%以下。
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品种属于脂肪型,英国的原种巴克夏猪、大约克夏猪都属于此类型。
(二)瘦肉型
瘦肉型,又称肉用型。这类猪的胴体瘦肉多,脂肪少,一般瘦肉率在58%以上,背膘厚为2~3.5厘米。
该类型猪外形特点是:与脂肪型相反,头颈较轻、体躯长、四肢高,整个身体呈流线型,前躯轻后躯重、背腰平、臀方圆、体躯丰满。体长与胸围之差大于20厘米。皮薄毛稀,习性活泼,产仔率高,生长发育快,但对饲料要求较高。
外国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以及我国培育的三江白猪和湖北白猪均属这个类型。
(三)兼用型
这一类型的猪,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之间,胴体中瘦肉率在45%~55%,背膘厚一般在3~5厘米。我国培育的大多数猪种属于兼用型猪种。
该类型猪的外形特点是:体中等长、背中等宽、腿中等高、腿臀丰满、身体结实、结构匀称、生产性能较高。本型猪肉品质优良,风味可口,性情温顺,适应性强。
我国新培育的猪品种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如哈白猪、新金猪、荣昌猪、民猪等,国外猪种以中约克夏猪、苏白猪为典型代表。
应该注意的是,猪的经济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较长时间的选育,是可以转换的,因而猪的经济类型会因人们选种目标不同而不断改变。例如,过去是脂肪型的原种巴克夏猪,现已选育成兼用型猪种;过去是兼用型的杜洛克猪,现已选育成瘦肉型猪种;瘦肉型的长白猪,在我国有些地区不正确的饲养条件下(即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过多),其体型和产品指标就会接近兼用型猪。
二、猪的品种(一)地方猪种
1.太湖猪
(1)产地与分布。太湖猪(图1-1、图1-2)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区。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流域,是我国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方品种。依产地不同分为二花脸猪、梅山猪、枫泾猪、嘉兴黑猪、横泾猪、米猪和沙乌头猪等7个类群,1974年起统称为“太湖猪”。
图1-2 太湖公猪
(2)体型外貌。太湖猪体型中等,被毛稀疏,腹部更少,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梅山猪的四肢末端为白色,俗称“四脚白”,也有尾尖为白色的;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而深,耳特大,近似三角形,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蒲扇;体躯较长,背腰宽平或微凹,腹大下垂;四肢稍高,多卧系,大腿欠丰满;后躯皮肤有皱褶,随着身体肥度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乳头8~9对,最多12.5对。
(3)生产性能。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全世界已知猪品种中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初产平均12头,经产母猪平均16头以上,最高纪录产过42头。太湖猪成熟早,公猪4~5月龄精子的品质即达成年猪水平,母猪两月龄即出现发情。据报道75日龄母猪即可受胎产下正常仔猪。太湖猪护仔性强,泌乳力高,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被压,仔猪哺育率及育成率较高。太湖猪早熟易肥,性情温驯,易于管理。7~8月龄体重可达75千克,屠宰率65%~70%,胴体瘦肉率40%~45%。太湖猪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品种内类群结构丰富,有广泛的遗传基础;肉色鲜红,肌肉内脂肪较多,肉质好。但纯种太湖猪肥育时生长速度慢,胴体中皮的比例高,瘦肉率偏低。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适当提高瘦肉率,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杂交组合,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最宜作杂交母体。
小知识
太湖猪为中国猪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太湖流域,以早熟、繁殖力强著称,为全世界产仔数最多的猪种。按照体型外貌和性能上的某些差异,以及母猪的繁殖中心和幼猪的集散地等,可分为以下几个类群:①二花脸猪。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江阴、武进、无锡、常熟、沙洲等地。②梅山猪。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嘉定县和江苏省太仓、昆山等地。③枫泾猪。主要分布在上海市的金山、松江和江苏省的吴江县一带,以上海、浙江交界的枫泾镇为幼猪集散地。④嘉兴黑猪。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嘉兴市郊及平湖、嘉善、嘉兴地区各县。以上为主要类群。⑤横泾猪。以江苏省吴县的横泾镇为繁殖中心。⑥米猪。主要分布于江苏省金坛、扬中两县。⑦沙乌头猪。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启东、海门等县和上海市的崇明县。
(4)开发及保护。为保存和开发太湖猪这一宝贵资源,太湖猪育种中心于1984年5月在苏州成立。20年来,育种中心建成了一个“国家重点种畜禽场”,育成了一个国家级的新猪种——苏太猪。20年后,育种中心为进一步保护太湖猪中已越来越少的猪种原种,计划建立一个太湖猪活体基因库。目前,高产的二花脸猪和最具代表性的梅山猪已先期进入基因库隔离饲养。在今后的10年内,基因库将在对太湖猪保种、育种的同时,加以有效开发利用,争取再培育一个新猪种。
2.民猪
(1)产地与分布。民猪(图1-3、图1-4)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300多年前由移民将河北的小型华北黑猪和山东的中型华北黑猪带到东北地区,经长期风土驯化和选择而成。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目前除少数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大多地区主要饲养中型民猪。
图1-3 民猪公猪
图1-4 民猪母猪
(2)体型特征。民猪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并且额头还有些褶皱。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8月龄,公猪体重79.5千克,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千克,体长112厘米。
(3)生产性能。性成熟早,3~4月龄左右即有发情表现,发情症状明显,配种受胎率高;分娩时不让人接近,有极强的护仔性。窝产仔数14.7头,活产仔13.19头,双月成活11~12头。民猪有较好的耐粗饲性和抗寒能力,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8月龄体重可达98~101.2千克,日增重495克,屠宰率75.6%。近年来经过选育和改进日粮结构后饲养的民猪,233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瘦肉率为48.5%,料肉比为4.18∶1。
3.金华猪
(1)产地与分布。金华猪(图1-5、图1-6)又称金华两头乌、义乌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之一,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三个县,现已推广到浙江全省20多个市、县和省外部分地区。
上一篇:承德医学院专接本(医学生接本可选院校又双叒减少,幸好有一所学校大量扩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