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叶圣陶实验小学(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让蓬勃生长的学习力赋能美好未来)
学生,课程,课堂叶圣陶实验小学(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让蓬勃生长的学习力赋能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如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赋能蓄力?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自建校以来,紧紧围绕学习力生长这一体现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核心理念的关键点,砥砺深耕,并以此撬动和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与持续发展。
建构空间文化,让学习力发生成为可能
近年来,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与儿童的学习力提升进行有机融合,并尝试从文化建设、教学管理、课程研发、师资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立体架构与力量整合。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其空间的文化建构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为把学生成才之路指向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的更大空间,学校重点打造了“两厅(卓知厅、卓行厅)——四坊(科技模型、机器人、未来工程师、创意编程)——六中心(木樨书院、童创天地、梦想剧场、动感地带、墨韵香远、乐舞飞扬)”,一个个适宜学生在场学习、沉浸式学习的物型场馆功能齐全,可阅读、可观察、可探究体验、可实践制作、可展示分享,为学生利用空间资源实践不同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平台。
绿创空间不仅可以土培植物,也可以水培植物,道路两旁还有每个班级种植的荷花,每一个小木箱都是每个班级的种植区域,学生们可以亲手播下种子,认真观察,悉心照料。山水馆顾名思义即为青山绿水。这里将“可持续绿色发展”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用绿水灌溉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中浸染陶冶情操,感受文化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学校的每一个场域,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当学生浸染在如诗如画的校园内,一言一行都会被环境深深吸引。大家学会爱护周围的环境,在劳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张忠艳: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首批“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根植课堂沃土,让学习力生长渐入佳境
为让学习力在课堂扎根,西渚实小将学习力的根基深深地扎在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上。生长的课堂,是好玩的、有趣的;是自主、协作的;生长的课堂,有一位叫做“热爱”的老师。
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文字组成了词语,词语组成句子,句子又构成了诗词、歌赋、文章。文字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工具,还可以用它来抒发感情,甚至把它当成游戏来玩,在科技城实验小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生长课堂中,学生们在墨韵香远的书法世界中肆意玩耍,周耀峰老师将书法融入篆刻之中,边写边刻,边学边思,篆写同行,学思并进。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范江英老师执教的《这样想象真有趣》将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生长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她采用视频《颠倒歌》导入新课,生动活泼而有趣;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课前发放想象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各自的想象,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大家一起点评、修改,修改后的习作再次分享说明理由,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袁刘洋刚开始小组合作时,大部分学生很不适应,在小组内扮演着默默的倾听者。后来,她不断关注那些“倾听者”,让他们站起来汇报小组交流成果,现在班级里合作氛围浓厚,那些“倾听者”也在逐渐转化为“表达者”。
加强课程建设,让学习力生长厚积薄发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据此,学校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旨,五育并举,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品牌课程三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卓然”课程体系群,努力实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的适应性改革,在实践中做到基于成长型思维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以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特长发展为路径的拓展课程特色化,以成长型思维培育为主线的品牌课程系统化,不断地将学习力的研究与实践向纵深推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还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学习力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能力的本质,每一位教师都有意识和责任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尽力在自己的课堂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要超越单一追求学习结果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科学习思维与方法,为学生学习力生长提供更大可能性。
截至目前,西渚实小课程实施的时间从课内延展到课外,空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资源、内容的选择从书本拓展到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构建和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学生们对大自然更好奇,对问题更有探索的兴趣,更乐于合作交流,更能够耐挫耐顺,对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更有思考。“基础课程奠基,拓展课程强化,品牌课程提升”的“卓然课程”育人模式正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赋能师生发展,让学习力生长释放红利
近年来,学校围绕学习的设计、学习的开展、学习的巩固、学习的评价、学习的调整、学习的管理、学习的领导七个要素展开指向学习力提升的课堂建设,以期提升老师的教学力和评价力。同时,西渚实小还着力于三课的升级打造,让老师们在不同的课型中锤炼自我,最终达到让每一节家常课都精彩起来的目标。
家常课让学习力实实在在落地。家常课是课改的主阵地,比如,行政会在巡课过程中记录师生们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这种基于大数据的积累反馈及问题查摆会让后续研讨有了方向。
研究课让教研与科研有机地融合。比如,针对学生表达力较弱及表达形式较为单一的现状,各学科教研组集聚大家的智慧,以微格教研的方式分析优劣,寻求最佳策略与路径。
观摩课能够彰显探究成果的教学范式。观摩课也可以视作研究成果的发布现场,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条件者可以辐射到更大范围。它可以提振精神,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更上层楼。
在西渚实小,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学生身上蓬勃生长的样态正在显现。二(8)班学生小M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牛顿”科学实验秀活动,“火山喷发”小视频获得了一等奖,并放在了学校的网络学习空间里,一下子成了小名人。他说他现在更喜欢上科学课了。四(3)班学生小Z说,他从小就喜欢问问题。老师让他学会如何提出水平的问题。每次预习课文后,老师都会把有价值的问题列出来,并且署名是谁问的。如果公布时听到有自己的名字,感觉就像中彩一样高兴。
扬子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叶圣陶实验小学(抢先看!苏州又一批姑苏区、吴中区学校学区公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