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紫依(《琅琊榜》梁帝灭了林帅满门,对梅长苏的最后那一跪,值得同情吗)
太子,他的,的人紫依(《琅琊榜》梁帝灭了林帅满门,对梅长苏的最后那一跪,值得同情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他一步步地将六部尚书换成与靖王志趣相投之人,翦除了太子最大的帮手——宁国侯谢玉;
等到太子多行不义,人心丧尽,连梁帝都瞧不上,他便被废为献王赶出京城;
可为了牵制此时势大的誉王一党,梁帝又迅速扶持了靖王,给了巡防营,封了亲王,又加封为七珠亲王,然后还升了静妃的位份,以示亲近,力图让“靖王党”和“誉王党”彼此相争,再次互相制衡。
誉王跟太子斗了十年,又要继续跟靖王斗,于是他兵行险招,最后被梅长苏一举击破,借势铲除了悬镜司首座夏江,誉王兵败退出历史舞台,言皇后倒台。
此时的靖王立有赫赫军功,手上掌握着巡防营,军方有霓凰郡主,宫城内有蒙大统领;
内有梅长苏,后宫有静妃,他还娶了中书令的孙女为正太子妃;
朝堂上有户部尚书沈追、刑部尚书蔡荃,中书令柳澄还有言侯,宗亲有纪王爷和莅阳长公主。
可以说,梁帝生日当天,棋局已经摆好,锣鼓已经敲响,他早已不是年轻时的他了。
当莅阳首告,蒙大统领控制了禁军,霓凰、纪王、言侯、穆小王爷,所有的宗亲贵族中跪一地时,此时的梁帝,就像一只发怒的纸老虎,旁边已无一人听他的指派,就连高公公,也要看静妃的脸色行事。
满朝堂之人都站到了太子这边,他就知道自己已无力回天了。
靖王羽翼已丰,当梁帝气得拿剑指向他的胸膛时,他说了一句,儿臣绝不会像祁王兄那样行事。
简单的一句话,蕴含无数深意。
祁王是能反却不反,接受冤屈,被赐死于牢狱之中;
而他能反但暂时不想反,可重审赤焰旧案却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如果梁帝不同意,他不会像当初祁王兄一样,坐以待毙。
那一刻,梁帝知道,他败了,早已无回天之力,没有丝毫反驳和不同意的余地,可他还是不甘心。
于是,在下决定前,他与林殊单独会面。
两人这段话,是全剧的最高燃点。
尽管梁帝已做困兽之斗,可他一开始,依旧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
他先说, 朕没错,祁王和林燮本就有谋逆之心。
然后开始历数自己为何要这么做,他俩一个拥兵自重,一个结党营私,朝堂之上,政见不和,他们会公然与自己对抗。
说到底,他们是功高震主,梁帝相当于被架空,无法专权。
在他看来,这当然是他们的错,先是君臣,再是朋友和父子关系,是他们没有守住本分。
眼看梅长苏不搭话,他就开始第二层的开脱了。
他说,任何人,一旦坐上这把龙椅,就会想要更多更高的权利,不是朕的错,是龙椅的错。
他还打算拉靖王下水,说你别看靖王现在一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的模样,等他上位了你再看他,是不是还是如今的样子。
梅长苏摇了摇头,显然不买账,于是他开始继续推脱。
他说,一切都是夏江和谢玉那些小人的错,我也是被麻痹的,也是受害者啊。
从最开始不肯承认错判,到开始意识到错误,到推脱,他从来没想承认,或者为此背负责任。
直到最后,他嘴上没承认错了,但也明白,如今承认与否又有什么分别,大势已去,只求对方不要报复,让自己安享晚年就好。
于是梁帝这才开始打感情牌。
他提了一个要求,不希望梅长苏继续留在朝堂上,这样会时时刻刻地提醒着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他可以重审,但也仅此而已。
其实,他只是怕对方报复而已,多疑的他,终究信不过林殊,把人想得太复杂,以为每个人都迷恋权力。
林殊一口答应,回头准备离开的那一刻,梁帝突然跪地痛哭忏悔。
他说,朕是你的舅舅,曾经抱着你骑过马,放过风筝。
身为一个帝王,下跪于平民梅长苏,无论是从封建礼教,还是从世俗礼仪来看,都不算合理,他曾经执着的帝王威严,也都荡然无存了。
长辈给晚辈下跪,既然于理不合,为什么梅长苏没觉得受之有愧,而梁帝也心甘情愿呢?
他的下跪与其说是悔改,不如说是让梅长苏以后不再出现在朝廷上,作为利益交换的条件。
这是梁帝自知大势已去,在权衡利弊之后,为了自保才做出的决定!
为什么梁帝不是一开始跪,而是提出条件后,对方答应了永不相见后,才跪?
这就充分说明了,他只是为了达成目的,换个法子求人。
从至亲到仇敌,从“我也曾经也抱过你”到不得不的一跪,既有对赤焰军冤魂的忏悔,因为他们只是梁帝稳固自己手中权力的牺牲品而已;
也有对梅长苏如今处境的歉意,如果没有梁帝的猜忌,他曾经是个意气风发的英俊少年。
那个时候,林殊的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但终究忍住,没有落下来。
既然林殊同意了他的请求,为什么梁帝还要多此一举呢?
因为他知道,林殊才是幕后的主使。
如今朝中无人听命于梁帝,可众人推崇的靖王,虽然没有篡位的心思,但他的思想是受林殊左右的。
按照他对靖王的了解,林殊好不容易回归了,不可能不挽留,甚至是100%会被重用,既然他左右不了靖王,只能由林殊自己拒绝。
只要靖王有谋反的实力,只要林殊对他还有恨意,那么梁帝就怕他们把事情做绝,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于是,最懂人性的梁帝决定用“下跪”这一招,用道德绑架,让林殊不忍心报复,放弃抵抗。
这次谈话,是梁帝和梅长苏之间的博弈。
梁帝想用君臣之仪绑架,想找替罪羊,想让林殊觉得自己是不得已,然后再打感情牌,让他不忍心伤害自己。
过去的梁帝是什么样的人,林殊知道,所以他不可能轻易会变化。
他还是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以为自己算准了林殊的弱点,更害怕会对他做出不利的举动。
可实际上,他从未了解过林帅,也不曾了解过林殊,哪怕他不提,林殊也不打算继续在朝堂之上。
林殊是将死之人,坚持这么多年,只是为了给赤焰军一个交代,洗刷冤屈而已,他从来不是回来复仇,夺回失去的权势的。
所以,哪怕梁帝下跪,他依旧劝自己不要回头,践行此生不复相见的承诺。
结语梁帝这一生,一直在追求权力。
一开始是为了摆脱困境,后来是为了实现所谓的报复,再后来,他就在权力的泥沼中迷失了自己。
他杀忠臣,逼死儿子和爱妃,他搞制衡之术,扶持誉王和靖王,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已。
只可惜,棋子被反复拨弄,终究会反抗,林殊如此,誉王如此,靖王也会挣脱。
他终究活成了孤家寡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