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描写梅花的成语(梅花不争春 清气满乾坤)
梅花,梅园,严寒描写梅花的成语(梅花不争春 清气满乾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毛泽东主席填词的《卜算子·咏梅》,是我国近代词作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原作也是一幅精致的书法艺术品。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按京剧韵味演唱毛泽东作词的《咏梅》,是中华词文化与京剧艺术的完美结合,让爱好音乐和喜欢词的人们百听不厌。王安石的《梅花》诗,经谱曲并由名家演唱,亦非常好听。韩静霆作词的《梅花引》歌曲,经歌唱家饱含深情地演唱,把世间真情演绎得令人潸然泪下。费玉清演唱的歌曲《一剪梅》是1984年播出的电视剧《一剪梅》的片头曲,电视剧的播放和片头曲的传唱,把梅花凌寒独自开放的傲气,和对伊人的深情思念,演绎得炉火纯青。此外,还有《梅花雪》《梅花香》《梅花梦》《梅花三弄》等很多以梅为题材的歌曲,也都从不同侧面诠释不同的人生况味。
梅之景
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梅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梅文化深厚的意蕴对园林造景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梅与园林要素结合,形成了情、意、景、趣相互交融的雅致环境,提升了园林的审美情趣。
汉初的《西京杂记》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可见在2000多年前,梅已作为景观树木用于皇家园林造景。梅作为私家庭院种植观赏,品评歌咏,南北朝时期更盛。南朝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飙,徒有霜华无霜质。”由此可见,那个时代人们庭院种植花木偏爱梅。此后历代,梅都成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庭院种植的多选树种。
在漫天飞雪、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万木萧条,花迹难寻,唯梅花傲然挺立,与松、竹同抗严寒、共斗冰雪,因而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梅花的神、韵、姿、色、香俱佳,花期长,品种繁多,成为历代百姓争相种植的庭院美化树种。
现如今,我国赏梅名地很多,规模大且历史悠久的有:南京梅花山梅园,面积1533亩,植梅3.5万株,有367个优秀品种,号称天下第一梅山。武汉东湖梅园,面积800多亩,植梅2万多株,320个品种。无锡梅园,园区已扩至千余亩,植梅0.55万株。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虽建园仅20年,但梅花园区占地2000亩,植梅4万多株,气势恢宏,格外吸引游客。此外,上海淀山湖梅园、杭州灵峰梅园、昆明黑龙潭梅园、青岛十梅庵梅园等,都是赏梅佳地。
我国人民爱梅种梅历史悠久,因而梅园、梅林、梅寨等许多梅字地名成了华夏地理坐标。虽然古今地名多有变迁,但是今天,依然有梅河口市、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黄梅县,以及梅城、梅林、梅陇、梅渚、梅岭、梅仙、梅李、梅花村、梅寨村、梅花圩等诸多地名指引着回家路。
我国人民群众对梅的由衷喜爱,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孩子尚未出生,就琢磨着起个响亮好记又寓意美好的名字,梅字在起名最常用字里按使用频度排序很靠前。据粗略统计,含有梅字的名字组合有1000多个。此外,音乐曲名“梅花三弄”,体育“梅花桩”,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文人雅士的梅字室名,以及春联撰写、邮票设计等,都喜欢用梅字或梅花题材。
梅以高雅志趣和不畏严寒精神,在自然天地间与万物和谐相处,独露芬芳,把生境的艰难、命运的坎坷深埋心底,独将醉人的幽香展示给世间万物,芳香世界。这是中国人民和华夏民族的精神写照。因而,几千年来,华夏儿女对梅的由衷喜爱丝毫未变,也预示着华夏儿女面对千难万险,依然向着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
作者简介
杜荣 现供职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出版有《印象生态》《故乡背影》《心灵絮语》等5部作品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