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拗九粥(拗九节,在闽侯喝一碗拗九粥)
母亲,闽侯,狱卒拗九粥(拗九节,在闽侯喝一碗拗九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闽侯县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座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的小县城。
去年,大荟师向大家介绍了闽侯的粉干,嗦了这碗粉,就知道周杰伦所说的稻香到底有多香。
今年,和大荟师一起,走进闽侯,一起来尝一尝拗九节才能吃到的拗九粥,这种粥又有什么寓意呢?
拗九节一般是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它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
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从这几个别称中,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目的。
它与孝有关,这天,可以将贫穷送走,迎来一年的好运和福气。
每逢拗九节,家家户户都会起个大早,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已出嫁的女儿,也要在这一天,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表明自己的孝心,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让父母感受到满满的心意。
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那么,这一习俗从何时开始的呢?民间的说法不一。
有的人说,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
这个传说提到,目连有一个生性泼辣的母亲,因作恶比较多,逝世后被关进了阴间的牢房里,目连虽知道自己母亲的德性,但毕竟是母亲,总归是不忍的。
他逝世后,三番五次给母亲送吃食,可母亲一次都没吃到。
一问才知道,那些送过去的食物,全部被看守牢房的狱卒给私吞了,怎么轮得到自己的母亲吃。为了让母亲能够吃上东西,他想了一个办法,故意把食物的看像弄得很丑。
他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入碗里,再洒一把黑芝麻,这样,整碗东西看起来脏兮兮的,像一层土铺在上面一样。
就这样,他把粥端过去给母亲,狱卒看到了,细细询问这是什么,目连作答:“这是拗垢”狱卒没再多问,不愿自己吃,就把粥递给了目连的母亲。
由于福州“九”与“垢”谐音,而目连成功把粥送到母亲手上那天,正好是正月廿九,按照目连母亲出生的日子算,那一年她刚好满二十九岁,所以,福州人就认为,九不太吉利。
那,拗九粥的三个别称怎么来的呢?因为它颜色拗黑,所以叫拗九粥,又因为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叫“后九粥”。
而这碗粥,是目连孝顺母亲的,所以就叫孝九粥。为了祛除霉运,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此换来父母的平安和健康。
当然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拗九粥可以带来财运,摆脱贫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
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一诗中,也提到了:“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目连给母亲的拗九粥,用料比较常规,大家制作时也是以荸荠、花生、红枣、桂圆为主,不过,还可以适当加入莲子、白果等,最后,与白米渗糯米加红糖同煮至熟或烯烂,成粥,即可食用。
拗九节,在闽侯喝一碗拗九粥,入乡随俗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牛仔裤的小口袋(牛仔裤口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