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的小妻子(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呢?破解四大悬案,我们来看看秦始皇的真面目)
楚国,秦国,始皇秦始皇的小妻子(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呢?破解四大悬案,我们来看看秦始皇的真面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王您今天想割地求和,那这个割地的对象也很重要啊。
如果交割给嫪毐的官员,那么嫪毐将胜过吕不韦,而如果交割给吕不韦的官员,那么吕不韦将胜过嫪毐。
所以,这个地到底怎么割?
最终,魏国的讨论结果是割给嫪毐,认为嫪毐才是大佬,未来将掌控秦国。
《战国策·魏策四》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合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
所以,这个时候的嫪毐真的是得意上了天,而敌人往往会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接着,史书中又发生了这样一幕。
秦始皇的干爸爸
这天,嫪毐喝多了,他跟赌博的人吵了起来,把眼睛睁得老大,还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干爸爸,你竟然敢跟我争吵?
《说苑·正谏》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
被骂的那个人赶紧溜了,当晚就将这事儿告发了。
现在问题就大了,本来你和秦始皇妈妈有两个私生子,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但现在你把秦王的声誉也牵扯进来,就得追查追查了。
这期间,嫪毐也感觉事情越来越不妙,就和秦始皇妈妈密谋,准备先下手为强。
接着,史书上就出现了嫪毐之乱,嫪毐乘着秦始皇22岁亲政大典的这一天,在咸阳城里发动武装政变……
在这里,史书就像有意在误导我们一样,让我们一直以为,嫪毐发动叛乱的对象是秦始皇,是想做掉嬴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当秦王。
但事实上,当时嬴政根本就不在咸阳,亲政大典是在老秦人的首都——雍城举行的,也就是今天的宝鸡,离咸阳还有100多公里。
同时,仔细分析嫪毐之乱,他其实是用秦始皇的印玺调动军队,而且嫪毐很快就控制了咸阳,参加叛乱的咸阳官员还包括,秦国宫廷的警卫大臣——卫尉,首都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内史,内廷顾问长官——中大夫令,宫廷负责弩兵的武官长——左戈等等二十多个重要岗位。
接着,史书上又说,嫪毐控制咸阳以后,就准攻击雍城的蕲年宫,但蕲年宫里究竟住着哪位大BOSS?
《史记·秦始皇本纪》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谁在政变谁?
李博士分析,嫪毐政变的目标,不是秦始皇,而是楚国集团,当时,蕲年宫里的大BOSS就是楚国集团的领袖——华阳夫人。
极有可能,这个时候身在雍城的吕不韦,甚至是22岁的秦始皇本人,可能早就知道这一切,甚至都有可能是嫪毐的内应。
我们再从秦始皇的角度来看,政变的双方,一方是以自己亲妈为核心的赵国集团,另一方是曾经逼死自己亲爹的楚国集团。
今天又正好是自己亲政大典的日子,自己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双方的胜败。
所以,让你选,你会选哪边?
肯定选亲妈啊。
而这恰好,是政变中最容易被漏算的一个关键点。
极有可能,当时吕不韦、嫪毐和亲妈他们都小看秦始皇了。
完成亲政大典的秦始皇,直到嫪毐控制了咸阳以后,才露出了棋手的真面目——他告诉自己的仲父吕不韦,说,自己可不是什么赵国集团。
然后下了一份诏书——叫做,攻毐令。
他让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领兵攻击嫪毐,大战咸阳,很快平定了嫪毐之乱。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
嫪毐党羽被全部诛杀,亲妈被囚禁,那两个嫪毐和他妈生的小弟弟也被诛杀,就连吕不韦也因为推荐嫪毐而被追究出来,服毒自尽。
这一招,很可能正是吕不韦当年剿灭韩国集团的手法。
现在,又被嬴政复刻,在他亲政的这一年,借仇人的手,彻底剿灭了赵国集团。
为什么会有这么阴暗的推理?
原来,李博士从攻毐令中,发现了一个叫做昌平君的人……。
昌平君的身份
按理说,昌平君平定了嫪毐之乱,应该会成为历史书中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他却从史书中神秘消失了。
我们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是零星的史书中提到,昌平君在吕不韦之后,接任过秦国丞相。
《史记索隐》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而这个丞相为什么会被删除呢?
直到1982年,河北蓟县运到天津的一批废铜烂铁当中,出现了关键的线索。
天津市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从废品中发现了一把铜戈,上面有十七个字。
十七年,丞相启状
造,郃阳
嘉,丞兼,库月隼(臀),工邪
原来,这是我们前面故事分享过的秦国物勒工名制度。
是说,某位秦王执政的第十七年,丞相启和状负责。
郃阳制造,兵工厂领班叫做嘉,主管叫做兼,库管叫做臀,工匠叫做邪。
以后这把戈出问题了,从丞相到工匠谁也逃不了。
本来这种物勒工名的秦国铜戈在全国出土了很多,比如秦始皇陵里就有大量的相邦吕不韦戈。
但是,这里的丞相启、状还是让专家们产生了疑惑。
因为,历史书上并没有一个叫启状的秦国丞相啊。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专家们使用排除法。
从有物勒工名制度以来,一共7位秦王,在位超过17年的只有秦始皇和秦昭王。
但秦昭王17年的丞相记载的非常明确,正是宣太后的弟弟——穰侯魏冉。
所以,这个启状就只有可能是秦始皇17年的丞相。
吕不韦被拿下是秦始皇10年。
史书上又记载,吕不韦之后,丞相正是由这个昌平君担任的。
会不会昌平君就叫做启,而这个状,就是指历史书上,昌平君之后的丞相——隗(wěi)状?
铭文的意思可能是说,秦始皇17年,有两个丞相——启、状。
李博士决定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破解昌平君的身份。
只要找到同时期名字中带启的人,他就极可能正是昌平君本人。
同时,史书上还提到过,昌平君是楚国公子,果然,李博士找到了这样一个人——熊启。
熊,这是楚国国王的姓,看来,昌平君原来是一位楚国王子。
再根据这条线索溯源他的血统,竟然他还是秦始皇的表叔。
秦始皇的表叔
昌平君比秦始皇大12岁,他是当年楚国太子在秦国当人质的时候和秦国公主生下来的后代。
后来,楚太子偷偷跑回国,当了楚王(楚考烈王)。
昌平君、昌文君就都是华阳夫人抚养长大,由此可见,他俩都是楚国集团里最忠诚的子弟兵。
平定嫪毐之乱以后,昌平君当上了秦国丞相。
各方势力被肃清。
然后,秦国又回到了一个秦王势力和楚国势力共享秦国的古老平衡状态。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古老的平衡状态呢?
李博士又讲了这样一个考古故事。
说是在,北宋时期,陕西出土了一块奇怪的碑文,没有人认识上面写了写啥。
后来,是大学问欧阳修破解了这些文字,文字里全是秦王诅咒楚王的咒语,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气。
大意就是说,我们俩家世代通婚了几百年,你如今却这样对我,我要诅咒你如何如何……
上一篇:晾衣叉(救人成百上千:盘点各地救命竹竿的经典之作(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