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凉州(丝绸之路上的“凉州文化”)
河西,文化,西域凉州(丝绸之路上的“凉州文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北壁——张骞出使西域图
万国博览会图——隋炀帝会见西域使臣
铜奔马
祁连雪山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黎树科
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穿越河西走廊,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之旅”。此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进占河西走廊,“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置两关(玉门关、阳关)”,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战略通道,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在这条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上,伴着悠悠驼铃声,沿着道道车辙印,使节、商队、旅者川流不息,丝绸、瓷器、香料络绎于途,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丝绸之路与凉州文化
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彻底解除北方匈奴造成的危害,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远在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张骞从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之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纳张骞建议,派少年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大败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尽占河西走廊,“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置两关(玉门关、阳关)”,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战略通道。
此后,一条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然后沿塔里木盆地南北两缘的商路,连接起了通往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中西交通大动脉。此后,中亚、西亚等地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等物产和佛教、音乐、绘画、雕塑等宗教、艺术,随着这条通道的繁荣和畅通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的丝绸、瓷器、铁器、金银器和手工艺品、特别是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商品和技术通过这条通道源源不断传入中亚、西亚、欧洲,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之为“丝绸之路”。
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结合地带的河西走廊,境内祁连山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覆盖,为河西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自汉代以来“河西畜牧为天下饶”之誉已广为流传,孕育了独特的走廊文明。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汉唐时期成为东接中华文明发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接西域,承东启西的名副其实的东西交通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被誉为丝绸之路黄金段。自汉武帝在河西设四郡以来,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郡置府。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凉州刺史部,其核心地带就是今天的河西走廊,凉州之名自此始。三国时置凉州,治姑臧(今武威),十六国时期,凉州成为当时具有全国意义上的三大据点之一。
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在论述历史上的凉州时,大都指整个河西地区和西部边塞一带。而这一带正处于我国古代中原、蒙古、青藏文化圈的交汇地带,也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有效辐射的区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河西走廊犹如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运河,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商贸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东西方文明在这里兼容激荡,各民族文化在这里荟萃杂糅,汇成了气象恢宏的凉州文化,辐射出巨大的文化能量,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凉州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不仅仅是地理轮廓范围内的区域性文化,更是吸纳传导东西方文明重要成果的枢纽型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多民族交流交融的凉州文化
历史上的河西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大舞台。秦汉时期,氐羌、乌孙、月氏、匈奴相继崛起,成为河西最早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匈奴人修筑的姑臧城,便是今天凉州城最早的雏形。十六国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趋势十分明显,氐、羌、鲜卑、卢水胡等民族纷纷进入河西地区,形成了多民族错居杂处的格局。五凉政权中的后凉、南凉、北凉分别由少数民族氐族、鲜卑族、匈奴族所建立。前凉在西域设高昌郡,首次将郡县制完整地推行到新疆地区,这对于加强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民族在共同参与北方地区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吸纳文化精华,使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对河西地区及西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隋唐时,突厥、吐谷浑、吐蕃先后在河西地区崛起,唐太宗将宗室女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可汗,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盛唐时凉州成为多民族聚居的国际大都市,曾有“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繁华景象。唐后期吐蕃乘机占领河西,吐蕃文化和藏传佛教随之传入。此后,吐蕃、回鹘、党项族在河西展开了争夺,最终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占据河西。凉州作为西夏辅郡,便利的交通为各民族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党项族在继承唐、宋文化成就的同时,融汇吐蕃、回鹘、契丹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创制和使用西夏文,推崇儒学,笃信佛教,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夏文化。武威发现的西夏碑、西夏文佛经、历日、契约等珍贵文物,融汇了党项、藏、汉、回鹘等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成分的多元性也成为武威西夏文化的特点之一。元代,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成为民族融合的典范。武威境内遗存的回鹘文高昌王碑、蒙古文西宁王碑及藏文写经、梵文写经等,都是凉州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大家庭的见证。在多民族融合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的凉州文化,最终汇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元明清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河西地区在交通、商贸经济上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商贸交流无法达到隋唐繁荣景象,凉州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弱化,仅在明清时期出现了文化教育繁盛、文风浓厚的短暂局面。
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交融的大动脉,在这条道路上处处留存着古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互鉴的痕迹,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凉州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结晶,是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站在“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挖掘凉州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更好展示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推动凉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释放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力量,弘扬凉州文化,讲好丝路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凉州文化见证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
自汉武帝在河西设郡置县以来,通过移民实边、屯垦经营,中原先进文化、生产技术等随之传入河西地区,使河西原有文明产生根本性变化,中原文化成为河西的主流文化。武威汉墓出土的《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以及居延、敦煌汉简中的历谱、日书、《苍颉篇》《急就章》等残篇,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迅速在河西得以普及推广的事实。此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和中原交往频繁,河西地区出现了“胡商贩客,日款塞下”“使者相望于道”的盛况,东汉河西就有“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的繁荣景象。来自中原和西域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在河西中转,凉州已成为丝路贸易的集散中心。两汉时期对河西地区的经营和丝路贸易的畅通,使河西地区在经济文化上与内地呈现出一致性的局面,逐渐与内地融为一体。东汉初期,武威太守任延 “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魏明帝初年,“丧乱弥久”的河西“立学明行”,出现“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的局面。河西地区在两汉时期经济的发达、丝绸之路的畅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内地人口的移入,加快了凉州文化发展进程,使河西地区成为中原一体同根的文化区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