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凯里市(喜讯!凯里市又斩获一国字号名片)
凯里市,建筑,民族凯里市(喜讯!凯里市又斩获一国字号名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0月19日晚,在凯里市西出口民族文化园召开的“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授牌仪式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罗杰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的手中接过“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的匾牌,并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人居环境与建筑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项目管理师杨东生一起启动水晶球,这是凯里市近年来多次斩获国字号名片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秘书长于利丽,州委常委、副州长姜学东,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淼,市领导潘志刚、巫贵生、朱汉琴、杨宗振、杨昌智、舒健,凯里经济开发区工委常务副书记杨承进等领导到场见证当天的授牌仪式。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淼在仪式上致辞。他说,当前,凯里市正在着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获得“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正当其时,为凯里市“三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让我们有条件、有载体建设更加体现民族特色的国家级以上城市。他表示,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把殊荣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品牌转化为发展实力,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努力把全市的建筑业做得更好、更大、更强,传承和弘扬好民族建筑文化。也希望全市各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为全市建筑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柏祝贺凯里市荣获“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殊荣。指出,贵州黔东南州民族传统建筑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传统村落众多,是我国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态博物馆。凯里作为黔东南州首府,是民族建筑文化的代表,这里有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式的苗族吊脚楼、布依族石头屋、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等等。凯里市的民族风情园、民族文化园、下司古镇、三棵树镇季刀村都是当地民族优秀建筑的代表。他希望凯里市发挥聪明才智,共同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瑰宝,推进民族建筑文化品牌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人居环境与建筑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项目管理师杨东生代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宣布凯里市荣获“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文件,并热烈祝贺凯里市获此殊荣。
据悉,2015年,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民族优秀建筑(项目)普查及宣传推广”活动。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苗侗建筑文化,凯里市将民族文化园、民族风情园、下司古镇、三棵树季刀村作为凯里市民族优秀建筑申报点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提出申报,最终申报工作获得中国民族建筑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同意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称号。 一直以来,凯里市高度重视民族特色建筑事业,着力保护苗侗民族优秀传统建筑,发展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打造了民族元素浓郁的民族文化园、建筑风格独特的苗侗民族风情园,恢复和提升了原始建筑遗存的下司古镇,建设了体现苗侗人民生活习俗的游方谷公园、玻璃厂民族风雨桥等民族文化建筑和极具民族文化符号的芦笙场、古歌场。凯里秉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苗侗建筑文化,提高凯里市独具特色的苗侗建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保护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瑰宝,推进民族建筑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凯里苗侗建筑文化软实力。
目前,凯里市已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2016绿色发展典范城市”、“苗侗医药养生之乡”等称号。授牌仪式后,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银秀》表演,震撼的演出和原汁原味的民族元素为来宾们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令人惊叹和难以忘怀。(来源:凯里市委宣传部 作者:粟琼 彭世平)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三河(河北三河紧急寻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