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绝壁长廊(尽览太行山天梯长廊,感受隧道绝壁风光)
绝壁,天梯,钢钎绝壁长廊(尽览太行山天梯长廊,感受隧道绝壁风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历史上村民出山只能走“天梯”,危险异常。1972年,13名青年农民历时5年,用掉12吨钢钎,打烂了4000把铁锤,打出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隧道,这就是号称“太行隧道之父”的南大行山第一个绝壁长廊郭亮洞。这几乎是个愚公移山的现代版本,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第九大奇迹”的美誉。
郭亮村,一个被称作“绝壁上的村庄”的小村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山下你只会看到太行山90度的垂直石壁。然而等你穿过了在绝壁上开凿出的1公里长的郭亮洞,才发现刚才的绝壁就在你的脚下,而郭亮村正在你的眼前,远处还有又一重的绝壁在俯瞰着你。这么说来,是不是有点“山外有山”的味道?
进人郭亮村,首先要经过著名的郭亮洞,这是郭亮人历经6年,在绝壁上用手、用钢钎开凿出的石洞。站在洞中,你不能感叹郭亮人的坚韧,和太行山样不屈不挠。
郭亮村由于在群山之中,历史上村民出山只能走“天梯”,高百余米建在悬崖之上,危险异常。1972年,为了改变交通闭塞、穷困隔绝的生活处境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13名青年农民硬是用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在119米高的绝壁中间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出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隧道。这就是号称“太行隧道之父”的南太行山第一个绝壁长廊郭亮洞。历时5年,用掉12吨钢钎,打烂了4000把铁锤,这几乎是个愚公移山的现代版本。站在郭亮洞内,精神上的震撼,远大于风景带给你的冲击。不少来郭亮参观的外国游客,都为绝壁上的隧道感到震惊,他们称郭亮洞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郭亮村向东,过了一个“碉楼”,就到了天梯。天梯高达百米,720级台阶,梯势险峻,蜿蜒曲折,宽处1.2米,窄处04米,仅可容一人通过,稍不留神,就有坠崖之险,故称天梯。始修于宋,元、明、清代多次扩修,自古是两省边界的交通要道。如果你留意的话,在天梯的崖壁上可以看到一块40厘米见方的石刻,虽然被风雨侵蚀的字迹有些模糊,但仍然能分辨出“道光叁抬年叁月立,岭西村赵昌立施”等字样。天梯是郭亮苦难、封闭、贫穷的象征。当年郭亮村十三壮士开凿郭亮洞之前,曾面对天梯举拳宣誓为了郭亮的新生,为了郭亮人的后代不再走天梯,不惜用生命横断绝壁,凿通太行。
第一次去郭亮是多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冬夜,下了车,四周是群山暗蓝色的影子,偶尔有几声狗吠,在山谷里随着灯火一起摇曳。一溜20余人在大通铺上好容易才安顿下来。我出去散步,哈一口气,眼前蒸腾着一团乳白。我戴上耳机,随身听传来天籁一般的声音:“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的,会升出我心坎。”当时的我竟有点痴了,蔡琴的声音如此干净和纯粹,仿佛就在我的身边,是群山的回声吗?我的眼睛突然有点模糊起来。
那时我觉得这大山之中的小村,有一种洗涤心灵的力量如今的郭亮村越来越热闹了,宽阔的水泥路修进了村子,家家户户都在搞旅游接待。周末山谷里全是游人,让人怀念当年山村的寂静。全国100多家艺术院校和团体把这里定为写生创作基地。尤其每年的春秋两季,你可以随处看到身背画板的学生和肩扛三角架的摄影爱好者。这里同样是攀岩爱好者的乐园,如果在山崖上看到绝世高手,你完全不必意外,这里也是他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走进山村深处,细细寻找,慢慢品味,还能找到一点当年纯朴的味道。在石头搭就的旧屋外,在桃花盛开的石桌旁,你坐下来,让阳光酒满整个胸怀。不经意地,你就放下了心上的石头。
TIPS交通:可先乘火车到新乡,出火车站步行10分钟可到达新乡市客运总站,那里有去往郭亮村(万仙山景区)的长途车,70公里路程,用时1小时50分。
门票:65元。
1.早晨和傍晚是郭亮村最美的时候,光线正好,炊烟袅袅,村子里还是一片寂静。山里气温较低,请带件外套。
2.郭亮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提供食宿,标间20-50元一个床位,豪华套间100元,冬季开暖气的话要加钱。也有每床30元的三人间,没有独立卫生间。
3.郭亮村有些农家和山野菜非常有特色,主要有芝麻叶、草鸡鸡蛋、野生木耳、天然香菇。拌芝麻叶、灰灰菜、米谷菜。另外还可以请农家烙饼子、摊柴鸡蛋,味道是香飘万里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三座大山(百年大变局,推倒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老百姓的好日子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