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神九返回时间(归去来兮 追忆天宫一号)
天宫,神舟,太空神九返回时间(归去来兮 追忆天宫一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18-04-04 21:38 | 新华社
天宫一号发射现场。(资料图片)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在预测的时间和范围内准确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归隐中心点位于西经163.1度、南纬14.6度的南太平洋。
清明时节,细雨湿草色,仰望星空,眺望大海,我们多么期望回看你的身影,再见你的辉煌……
最美的飞天
淡云圆日影黑水,
烈焰飞虹升漠北。
夜阑红柳语胡杨,
神箭飞天今最美。
2011年9月29日19时,漠北酒泉,黑水河畔,云淡风轻,中国载人航天的通天塔又一次高高耸立。
金秋落日,褪去了它的炽热和光芒,余晖中的通天塔金光闪闪。
“2小时准备!”调度的清脆口令在指挥大厅响起。
发射程序进入临射倒计时。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任总设计师周建平轻嘘了一口气,缓缓地从指挥席上站起身来,悄悄走到指挥楼的露天平台,静静遥望着不远处亮丽的通天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同是边陲大漠,同是秋天傍晚,此情此景,周建平仿佛穿越到盛唐,与身负王命出使塞北的王勃神交起来。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部署中原计划的第二步安排,今天的发射不应在实施之列。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任务圆满收官。
第二阶段最核心的任务是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人最早制定的方案是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改造后留轨飞行,作为目标飞行器与后续神舟“兄弟”进行无人空间交会对接、有人空间交会对接。
这个方案已比航天大国早期交会对接的试验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技术风险较小,比较稳妥。
2008年9月,神七飞行乘组圆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储备站到了新的起点。
最为关键的技术是交会对接。这项技术的突破,是沿袭10多年前制定的方案,还是按照新的技术水平更大步地跨越发展?中国航天人又一次面临着重大抉择。
一步一动,可能错过创新超越的重大机遇;调整方案,则需要巨大的勇气担当,还需要创新的底气实力。
中国航天人经过科学的技术分析和深入的风险评估,认为我们完全具备了进一步跨越发展的条件,建议中央调整原来的计划安排,直接发射8吨级的目标飞行器,兼做空间实验室,一并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中长期太空驻留的第二步目标。
今天,中国航天又将再次创造中国奇迹。
夕阳渐渐隐没,灯火渐渐通明,通天塔双臂在夜幕下缓缓张开……
“10、9、8、7、6、5、4、3、2、1!”
“点火!”
“起飞!”
21时16分,大地震动,烈焰升腾,托举着天宫一号的神箭缓缓起飞,逐渐加速,尾迹划过空中仿佛一条舞动的玉带,渐渐消失在茫茫苍穹。
155秒,“助推器分离!”
158秒,“一二级分离!”
213秒,“抛整流罩!”
582秒,“器箭分离”!
事实上,这是一次迟来的发射。
天宫一号原计划8月底发射。但8月1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这型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为同一系列,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先彻查故障原因,暂停火箭测试工作,相应推迟天宫一号发射计划。
但天宫一号如在9月底前不能发射升空,将错失交会对接飞行的最佳“窗口”,整个计划将全面调整。
9月10日,长征二号丙火箭故障归零后,发射场区测试工作重新启动,而此时距离9月底仅剩不到20天。
首次新增挠性惯性测量组合、首次使用迭代制导技术、首次采用冯卡门曲线整流罩……面对这些全新的技术和设备,7000余名参研参试人员,夜以继日,“双想双查”,8次火箭总检查,234种故障预案处置演练,不到20天,全部一次性顺利通过。
近乎完美的发射,又一个中国效率!
21时36分,“天宫一号准确入轨!”
振奋人心的喜讯,在全国迅速传开。
“遨游在太空的感觉真棒,我在这里等着神八的到来!谢谢大家的关注,我会不定期地发回我在太空的所见所闻。”当晚,入驻太空的天宫一号就迫不及待地给地球家人发来了第一条报平安的“太空微博”。
天宫一号总指挥尚志一字一句反复品味着这短短的45个字,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
天宫一号的控制系统、能源系统、动力系统,从里到外、从大件到细节,使用了超过80%的新设备新技术,远远高于新研航天飞行器采用量不超过30%的惯例。
这是一个全新的飞行器,首发必须成功,还要稳定运行两年,否则后面的交会对接试验都谈不上。因此,天宫一号的每一个状态,都将时时牵动着系统专家们的心。
夜深了。当各系统老总们满怀喜悦地走出控制大厅时,秋天的夜晚是那么沉静。星光下的那片大漠,那岸胡杨,那些红柳,衬托着远处高高的发射塔架,顿时成了大家眼中最美的风景。大道旁、小路边,红柳、胡杨在轻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是在悄悄地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似乎连大漠上的每一颗砂砾都在幸福地吟唱。
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资料图片)
最甜的“初吻”
漠北秋霜重,胡杨叶金黄。疾风过处劲草低,
沙沙久彷徨。
非为恋高枝,但思放眼望。待见蓝天宫舟吻,
蝶舞妆大疆。
2011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天宫一号升空32天之后。
大漠秋霜,疾风劲草。神舟八号挥别漠北戈壁的金色胡杨,踏上了与天宫一号相约相会的浪漫之旅。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升空2天后,于11月3日1时36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0月30日,在太空焦急等待的天宫一号降轨调相,准时来到距地面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面向神舟八号到来的方向远远眺望。
11月2日23时08分,经过5次变轨,心情急迫的神舟八号,也准时到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
深夜的北京航天城,繁星点点,月如弯弓,静谧而神秘;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灯火通明,各系统的指挥和技术岗位人满阵列,显示大屏的数据瞬息万变,气氛紧张、忙碌有序。
自喻是在太空“牵风筝”的测控通信系统专家们,深感肩负重任。此刻,他们的目光须臾不敢离开眼前的屏幕。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相约拥吻,将穿越万里,风险重重。
两个七八吨重的航天器,从相距上万公里的不同轨道,以每秒7800米的速度匆匆赶往约会,途中还要随时机动规避空间碎片的“羡慕嫉妒恨”,引路的难度何其大!
两个心情急迫的大个子拥吻之前,相对速度不能超过每秒0.2米,横向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控制的精度何其高!
为了这“旷世之吻”,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更新改造——
加快建设完善天基测控系统,拓展陆基测控站点到五大洲,增加海基测控远望船队新成员,各个测控节点全部进行升级换代;
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变更为扁平化信息传输网络;
上一篇:加速度传感器原理(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及应用原理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