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嵇康四弄(三国时代十大音乐才子,有一豪门世家十占其四,一女性强势入围)
他的,阮咸,音乐嵇康四弄(三国时代十大音乐才子,有一豪门世家十占其四,一女性强势入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时代自然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政治领域还是军事层面,都有着各类精英人士存应,涉及到文化艺术方面,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大家”,诸如书法、画画、诗歌,也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论及到音乐,三国时代的音乐界也很有看头,音乐家们将个性发挥的同时,给后世留下了不少音乐遗产。
阮 瑀
阮瑀,曹丕的《典论》将其列为“建安七子”之一,他有一个“很有才”的儿子,也就是阮藉。
阮藉对音乐的喜爱,就是得自他的遗传,阮瑀是一个桀傲不驯的人物,曹操屡次征召他为官,他就是出不出来,反而是躲入深山老林中自成一统,且自逍遥没人管,惹得阿瞒性起,将他的老窝烧了,才出来任职。
上任之后,阮瑀一味地消极怠工,惹恼了曹操,把他分配去做乐工,这倒是投其所好,成全了他的音乐梦想。
他曾经作有一首琴歌:
“弈弈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西东人怨。士为知已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
曲调十分优美,为时人所称颂。
袁孝尼
他是魏国人,嵇康之甥,就是嵇康临刑前说的那个向他求学《广陵散》而不得的人,但据传说袁孝尼曾在嵇康弹琴时偷听(这倒与杨露蝉偷学陈氏太极有些相似),他从中学得了三十三拍,便被嵇康发现了,因而没有学全。
原本广陵散是有四十一拍,袁孝尼领会其意,自行续上了八拍,但这终不是原来嵇康所奏的“广陵散”了。
阮 瞻
阮咸的儿子,史书上说他“性清虚寡欲,神气冲和。”
著名的“将无同”言论,就是他对答王戎时说出来的,他因为得以为官,当时人称之为“三语掾”,据说,他还是一个“无神论”者。
阮瞻擅于弹琴,很多人要想听他弹琴,他也不收取高昂的门票费,不要无止尽的出场费,不论是老幼,贵贱,只要是想听的,他一概是来者不拒,颇有其先人的遗风。
阮 咸
阮咸,与阮籍并为“竹林七贤”,是阮籍的侄子,当时人并称二人为“大小阮”。
他与阮籍是一个德性,放任而为,视礼法为无物,整日地沉迷于酒之中,这也是没办法的,在司马家族的掌控下,大多数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是借酒烧愁,偶而发泄一下。
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兹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中书监荀勖常与阮咸讨论音律,自叹弗如,由此嫉恨在心,迁阮咸为始平太守,故后人称之为阮始平。
《世说新语》上有不少有关他的记载,特摘录较有趣的二则: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褌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荀 勖
荀勖的书法不错,可与钟会堪比,他的音乐水平也不赖,?他曾经掌管过在关音乐的官职,与贾充等人共同制定了律令,又修律吕行于世。
《晋书·律历志》上,有他关于笛律的论述,受到世人的重视,他曾经主持过乐律的改革,依照三分损益法制造了与十二律相应的十二支笛。在此过程中,还发现了管口校正数,对中国音律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阮籍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大文学家,音乐成就也不低,因从小爱其父影响,爱好弹琴,常常睡不觉的时候,就会拿把琴出来自娱自乐一番,以稳定不平静的心灵,给精神予慰藉。
相传,由阮籍创作的曲谱为《酒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在司马家族大权在握的黑暗统治下,既恐又忧、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实心态,表达他内心的绝望与痛苦,只能借醉酒者的颠狂来发泄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曲也,阮籍所作也。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朱权《神奇秘谱》)
阮籍除了音乐作品《酒狂》之外,还有音乐理论著作《乐论》,体现出了他在音乐理论方面也有不错的成就。
蔡琰
蔡琰,也叫蔡文姬,是当时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文学书法造诣都不低,尤其是音乐方面的天才常被人称道。
史上载,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是对他音乐天赋的肯定,据《蔡琰别传》所记载,蔡琰很小时候,就展现出了其不凡的音乐才能,当时她才六岁,在一个夜晚,听得蔡邕弹琴,琴弦突然断绝,她准确地说出,断的就是第一弦,蔡邕见他如此神奇,又故意断了一根弦,让蔡文姬猜,她脱口而出,第四弦,又是一言中的。
谈蔡琰不得不提到,让她享有声誉的倾诉生平感受的呕心沥血之作《胡笳十八拍》
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女人是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经董卓之乱后,蔡琰被董卓部下俘虏至南匈奴后,嫁给了左贤王,并还生育两个儿子,直到曹操统一北方后,才派遣使节将她赎回,后然又嫁给了董祀。
据说,《胡笳十八拍》就是她在回程途中所作的,这琴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自己一生的悲惨遭遇,蔡琰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调翻入古琴中,将互不协调甚至差异颇大的南北音乐融于一体,造就不协调中的协调,创作出了具有新颖风格的音乐,体现出了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汇。
《胡笳十八拍》流传至今,成为一曲古典名曲。
左延年
据《晋书·音乐志》载,左延年在黄初年间,“以新声被宠”,其地位大致相当于汉武帝时代的李延年。
他以能创新曲得宠,又多改旧曲,后为协律中郎将。史书上说他“精通音律,善为郑声”。
嵇康
嵇康可说是魏晋奇才,史书上说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尤其对琴及琴曲的最为痴迷。
《世说新语》上载,嵇康临刑前曾感叹说:“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而今绝矣。”
据传,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曲的,他很是喜爱这曲,每当心情好时,经常会弹奏,许多人前来求教,他都不愿传授。
他临刑前口中所说的袁孝尼,袁淮便是其中之一。
据《晋书》所载,更为神奇:“嵇康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忽客至,自称古人,与谈音律,辞致清辨,索琴而弹曰:‘此《广陵散》也。’声调绝伦,遂授于康,誓不传人,不言姓而去。”
神曲,由一个神奇的相逢而开始。
此曲《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仔细品味,隐隐觉得琴声之中有一股杀伐之意,与似有古琴曲《聂政刺韩王》之味,因而很多人认为两者是异曲同名。
在大演奏家嵇康手里,《广陵散》之名达到了从所未有的高度,陪受当时人的关注,与“阮籍之啸”并称当世。
上一篇:生鲜食品(预制菜or线上生鲜,食品消费新模式的大比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