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霍邱景点(西大山神话)
南天门,大山,阳山霍邱景点(西大山神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霍邱西乡有座山,叫安阳山,俗名北大山,又名西大山。此山雄居豫皖边界,以中顶为界,西为河南省,东属安徽省,海拔419米,此山虽不太高,但因为它有古寺庙宇,风景秀丽,所以千百年来在鄂、豫、皖三省纵横千百里之内,颇负盛名。每当春秋二季善男信女,文人雅士、工人、学生来大山进香游玩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大山庙会景况极盛,远近数百里的香客游人云集愈万。有在十月初就陆续赶到山下,等待着庙会的到来。有多少善男信女虔诚地敬上香,跪在佛像前喃喃地祈祷神灵赐福,以保全家平安。
山上有三座大山峰即东、西、中三峰。有三大庙院即大奶奶庙、二奶奶庙、三奶奶庙。传说三大神仙乃是封神榜上三霄娘娘的化身。
三座山头下面又各有一块平坦的山窝,最大的是老平塘,面积约500余亩,余者大小不等,都在半山腰间,两边都有通往山下的峡谷。每个山窝又各有自己的庙宇,称作寺,即普济寺,红门寺,莲花寺。三大寺内又各有不同的神仙雕像,由不同的流派僧人主持,世事沧桑,僧去寺废,只有遗迹尚存,给游人留下诸多遐想。
山上有十大景点,即老平塘、莲花峰、凤凰台、陈家洞、南天门、九龙倒挂、白龙池、淋水石、朱洪武大石头等。还有如擂鼓石、腰福石、滴水石、玉池坟等引人之处。
擂鼓石在大山东顶下,薄刀岭南侧,横卧在通往山巅的道路中,人们打这儿上门都要绕道而过。山不特别大,人爬上去只要用石块或木棒敲击,它就发出了咚咚的响声。
腰福石在舍身台西边的不远处,石高丈余,上面光滑无比,三丈见方。传说这是专治腰痛的仙石。若有人腰痛,来到石下敬上一炷香,放上一卦炮,爬到石上躺上一会儿顿觉舒服极了,腰痛病顿时减轻,不久就会好的。
还有滴水石,真是奇妙无双。它位于大山奶奶庙的后边,右呈棱形,高达丈余,微朝前倾,石腰有一泉,不大,滴水如雨,终年不断。冬日滴热水,夏日滴凉水。水滴不下,形成一个小水池,发出了叮当的响声,那声音恰似玉佩相撞击,又好似仙女打檀板,真是奇妙极了。用手捧水喝,清爽可口,味略甘甜。据说此水可生津解渴,有止痢、散暑、去毒等妙用。
上述各景点都有着不同的神话传说,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有着令人神往的佳境妙景。柳为城王小二挑柴换金豆;莲花台三姊妹拼力争住宅;救万民小白龙违令降雨解旱情等神话传说,引人入胜。火烧红门寺铁耙耙和尚,老平塘上的蚂蚁坟。舍身台孝儿媳净身,九龙倒卦冬日的淋冰,夏日的瀑布,淋水石上的大山茶树,张家洞、李家洞,收云放云显奇观,名闻遐迩。
最有趣的是“南天门”,像门槛一样的长石拦在山路中,又处在庙院的南面,故称“南天门”。只要人踏上去便发出了咚咚的响声,跨过了南天门就可看见庙院的大门了。传说大山顶上的三奶奶确是位好神,她常显灵惩恶扬善,遍施恩泽于民间,赐福于穷苦百姓,使大山周围数百里的地方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平安无事。因此,她的声誉很高,年年香火旺盛,虽经战乱沧桑却经久不衰,不断有人联合出资扩建庙宇,添置文物,树碑立传。
据李仁初、刘本才二位老人介绍和固始县志考证,西山古寺始建于唐,扩建于明,清初至民国四年止,均有人出资修葺,不断地为其添景。大山上的庙宇明清时代得到较大的扩建和修葺,可以说是发展鼎盛时期。现有残碑可证。
此庙是唐开漳圣王陈元光为追念其神母魏敬夫人所建。大山奶奶是后世子孙对魏敬夫人的尊称。魏敬夫人,字玉珏,号云霄,开唐女将,闸在安阳山一带平镇盗匪,惩治恶僧,救助平民,深得当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在大戎闽开漳的伟大事业中,她带子领兵,远征闽南,制定方略,平定叛乱,推章建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为追记其功德,唐廷加封魏敬夫人为“昌文弘武茂德慈祥云霄娘娘。”
扩建于明。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到过这里,有的说他在这个山上放过牛,有的说他在此山当过和尚。从史书上可以考证,朱元璋曾在霍邱、固始一带以化缘为名,到各山头联络起义,组织反元斗争的事确是有过的。他称帝后拨款建庙,以博取积德行善名声之类的事可能做过。过去帝王所到的地方,留点纪念之类的建筑物,不也是常有点吗?据李春山老人说,他亲见庙院里有19座碑,其中记寻明朝的立庙经过就有6座,碑文他现在已记不起来了。可惜这些石碑已在文革中砸烂,凿平,龙蛇图案多不辨了。
盛于清朝。因有道光17年再立碑文可以取证。民国四年再次修葺的碑文尚存,为西大山的寺庙留下难得的资料。
衰于抗日战争年代,据知情人回忆,当时不少值钱的东西(指文物)被土匪抢走,拆于“大跃进”年代。木材砖瓦被抬下山去盖公房,佛雕群像被砸烂,但石碑石俑等完好。
安阳山是优美的山,古老的山,也是富有革命传统的山。1948年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路过这里,为清除这里霸匪,打击国民党残余势力,成立了霍固县委,并留下了四个连队,在山南丘家洼一带摆下了战场与岳歧山匪军一决雌雄。不幸的是这一仗,我有八名指战员落入敌手,歹毒的匪徒,将他们拉到古寺前,用残酷的手法把他们杀害了,至今山下留下了8座烈士坟墓。每年清明节有多少工人、学生、民兵战士、民群结队的前来凭吊,学习先烈事迹,继承先烈遗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因此搜集此山的文史资料,恢复文明古寺,利用自然风景,开发旅游事业,不仅有历史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诗歌的由来(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