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四会(代表肇庆出战,四会为什么能?)
乡村,产业,农业四会(代表肇庆出战,四会为什么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前,四会已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农文旅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图为桔子小镇景区。通讯员供图
“头雁”引领,带动产业振兴。莫玉清 摄
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角逐,四会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从7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将代表肇庆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比赛,展现乡村振兴全新风貌。
如今的四会乡村,产业兴旺、美景如画、生活如诗。近年来,四会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坚持“全域整治”与“精品打造”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南方日报记者 施亮
通讯员 刘丽云
以组织振兴为引领
从“带头干”到“齐治理”
在四会市黄田镇的田间道路上,蔬菜运输车嗡嗡响着,地里农民辛勤劳作,大片蔬菜地郁郁葱葱。谁能想到,不久前这里还是一块块撂荒地,如今已经重新披上绿装,充满了生机。
荒地变良田离不开“头雁”引领。在黄田镇政府、佛山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黄田村委党支部书记祝静飞先后来到佛山、惠州等地实地参观学习,在多次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碰头商议后,最终确定椰菜花和西蓝花为种植品种,以“村集体 菜农”联营的模式进行种植。
据介绍,这已经是该镇的第二次集体种植工作,此前所种植的西瓜和香瓜都得到了较好的收成。“接下来,我们将会着力提高质量,积极筹备大棚种植。”祝静飞满怀信心地说。
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工作的“主心骨”。近年来,四会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推动各类社会资源要素向乡村振兴工作集聚。并严格落实县、镇(街)、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由党委主要责任人担任组长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四会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通过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农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和致富能手比例大幅提升,选育能干事的“两委”干部929名。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选优配强驻镇帮镇扶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扩大。
四会全面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创新“党建 产业 社会治理”三促进机制,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以石狗镇为例,该镇作为“基层党建 兰花产业协会 综合治理”试点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主要做法是推行资金投入得分红、土地流转得田租、基地务工得报酬、托管经营得实惠、免费培训得技能、带动种植得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激发村“两委”、党员、村民、乡贤和公司参与兰花产业发展及基层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建成群众参与、善治善成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石狗镇程村村亦上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以产业振兴为龙头
从“农业兴”到“全链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黄田沙糖桔,石狗兰花,江谷三角梅、小龙虾……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承载着四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使命。
近年来,四会市大力发展特色优质现代农业,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富民兴村带动作用。2021年四会农业总产值达115.71亿元,增长9.3%;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完成丢荒地治理近1万亩,为农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会农业龙头企业达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9家,“菜篮子”基地13个。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四会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产业园壮大产业规模、以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以培育新业态提升产业价值,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向全产业链、高附加值发展。
四会全面打造“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新格局,并成功入选第六批省农业科技园区,沙糖桔、兰花、三角梅、高值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以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其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提高沙糖桔附加值,辐射带动农户2380户,超1万农民参与沙糖桔产业化经营,实现家门口就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比建设前增长33.6%,促进农民增收。
黄田镇、石狗镇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柑桔专业镇、兰花专业镇,燕崀村柑桔、程村兰花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电商直播 基地发展模式使石狗兰花美名远播。
在农文旅产业融合方面,四会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正以古邑绥江碧道画廊项目为抓手,把沿线周边的农旅项目、景点串联起来,加快发展精致农业、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等新兴业态。目前项目已完成主线X439线网红路,精神堡垒牌坊、聚兰雅景、禅意宝林、江纸古韵、渔港湾等重要节点建设,目标为打造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
当前,四会古邑绥江碧道画廊已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1年国庆节期间吸引了超12万名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田园慢生活。威整奇石河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桔子小镇休闲农业、清心雅园民宿等“农业 ”新业态不断涌现。
以生态振兴为重点
从“抓全域”到“出精品”
一条条村道整洁通畅,一间间民居整齐干净。庭前,鲜花绽放,屋后,蔬果飘香……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四会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坚持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精品示范,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变处处美,由一业兴变多业旺,由一时美变持久美。
四会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统一规划,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建成美丽宜居村1048条、特色精品村35条,建成美丽乡村624条。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农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投入3.6亿元新建8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和241座村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四会深入挖掘建筑风貌、历史文脉和产业优势,打造了龙头大寨廉洁美村、铁坑儒风古村、大洲古韵名村等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岭南特色乡村。其中,江谷镇老泗塘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罗源镇铁坑村荣获“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四会大力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打造以文化为魂的人文美丽乡村,繁荣农村文化生活,获评全省文明乡风示范县。并深挖各村历史文化底蕴,成功擦亮扶利村造纸文化、龙头村廉洁精神、福田村蕙兰君子之风、六祖片区禅宗文化等乡风文明品牌。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四会市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选用优秀干部,着力培养使用能够带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鼓励和吸纳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反哺家乡,投身乡村振兴。
在四会江谷镇,4名90后大学生利用大数据平台养殖澳洲淡水龙虾,辐射带动了四会多个镇街发展养殖面积共3000亩,带动农户50多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如火如荼,培养出数百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高速推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上一篇:黑龙江牡丹江市(黑龙江牡丹江公布3名密切接触者行动轨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