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寒冬腊月的意思(《论语》成语大全(上))
论语,比喻,形容寒冬腊月的意思(《论语》成语大全(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7-12、【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论语·述而》(7·1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7-13、【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论语·述而》(7·1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7-14、【死而无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论语·述而》(7·1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7-15、【临事而惧】——临:遭遇,碰到;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论语·述而》(7·11):“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6、【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论语·述而》(7·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7-17、【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论语·述而》(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18、【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论语·述而》(7·1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19、【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0、【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1、【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着。枕着弯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2、【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23、【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论语·述而》(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24、【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7·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5、【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论语·述而》(7·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6、【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论语·述而》(7·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7、【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论语·述而》(7·2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8、【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论语·述而》(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7-2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0、【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泰伯篇第八》8-1、【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泰伯》(8·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2、【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泰伯》(8·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3、【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泰伯》(8·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源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4、【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论语·泰伯》(8·4):“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5、【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论语·泰伯》(8·5):“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6、【六尺之孤】——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也形容某人可以托付抚养自己儿女的重任。《论语·泰伯》(8·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7、【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论语·泰伯》(8·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8、【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论语·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9、【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论语·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10、【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论语·泰伯》(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8-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论语·泰伯》(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论语·秦伯》(8·17):“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3、【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语出《论语·泰伯》(8·19):“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8-14、【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论语·泰伯》(8·21):“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上一篇:寒冬腊月(蚂蚁庄园寒冬腊月的冬是什么意思?小鸡宝宝考考你寒冬腊月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