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含苞欲放的意思是什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资料集,可下载)
我的,之物,你的含苞欲放的意思是什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资料集,可下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的心爱之物
一、确定写作对象
选择你最喜欢的、最好写的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文具、玩具、生活用品)
二、进行观察
1.外形
(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组成)
2.观察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3.作用
三、说一说它的来历
写一写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为什么它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其中又包含了什么感情在里面呢?
四、写作提纲
开头:点出要写的心爱之物
中间:
A.介绍其外形特点与内部构造
(大小、形状、颜色;按空间顺序)
B.介绍其来历、功能或用法
C.展开联想和想象
结尾:表达你对其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和同学、老师聊心爱之物,明确“心爱”的意义。
2. 借用思维导图梳理并明确心爱之物的写作内容。
3. 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关注样貌、动作、来历、故事等内容,运用比较、联想、拟人等手法,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聊心爱之物,明“心爱”之意
咱们班要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版面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就要选大家心目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了。
1. 聊聊学生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心爱之物,或许它不起眼,但对你来说却意义非凡。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设计意图】从带来的物品聊起,一下子让上课的紧张气氛缓和了。
2. 聊聊老师的心爱之物。
(1)学生猜。
那你们想知道我的心爱之物吗?(老师拿出铁盒子)
猜猜为什么这是我的心爱之物?
(2)老师讲。
它是一个普通的装金银花罗汉果凉爽糖的盒子。(课件:盒子图片)
这是我们班最调皮的王以轩同学送的。(课件:“小皮猴”送的)
在我包里藏了整整四年,我喉咙只要不舒服就会想起它。(课件:藏了四年,喉咙不舒服就会想起它)
这个盒子从来没有空过,每次快吃完我都会新买一盒装进去,总觉得从这个盒子里拿出来的清喉糖效果特别好。(课件:不断补给,因为盒子,所以有奇效)
3. 新的理解。
听了老师介绍的心爱之物,你对“心爱之物”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预设:心爱之物于我有特殊含义,我跟心爱之物之间有故事。(板书:有故事)
4. 再谈心爱之物。
贵重物品可以是心爱之物,看似普通的东西也可以是心爱之物,重要的是对自己来说有意义。
再交流一次:如果现在让你重新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其他的心爱之物?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有何特殊意义?
小结:现在大家想到的每种心爱之物都有特殊的价值,在同学们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设计意图】“喜欢”和“心爱”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学生很容易就把两者混为一谈了。通过学生先谈、老师示范、学生再谈的路径,逐步领悟“心爱”的意义,为情感融入作好了准备。
二、做思维导图,理写作内容
1. 示范思维导图。
现在我们要来写自己的心爱之物了,你们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预设:来历、故事、样子。
请大家学着刚才(课件出示)的样子,把你想写的心爱之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 仿做思维导图。
3. 展示交流、评价。(评价:写什么)
4. 修改并选取最想写的一个点,打上☆。
【设计意图】在老师讲述的过程中,学到了梳理写作思路的办法,那就是做思维导图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边听边对照自己的心爱之物,“能写什么”也已有了一些想法,适时提醒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导图,先明确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再把各方面内容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在帮助学生找到写作内容,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
三、写关键段落,思融情之处
1. 学生创作。(8 分钟)
2. 作品展示。
3. 交流评价。
标准:从哪里能看出这是心爱之物?心爱之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内容:样子、动作;写法:比较、想象、拟人、夸张)
4. 回顾前文,找写作支架。
比较: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许地山《落花生》
拟人: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冯骥才《珍珠鸟》
夸张: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琦君《桂花雨》
5.修改习作,再次展示。(评价:为什么这样修改?这样修改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支持下,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既尊重学生的写作起点,对能够表达心爱之情的语句找出来并提炼,又对学生的写作提出更高、更科学合理的要求:借助已经学过的三篇课文,很快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十分有用的方法——比较。再结合习作修改的能力培养目标,给学生自我修改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
一、赏心爱之处,习精妙之词
1. 小组合作,相互赏析。
大家已经修改了自己写的片段,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欣赏一番吧。
小组合作要求:
(1)组员间按顺时针方向交换文稿。
(2)默读文稿,找到体现心爱之情的词、句,用红笔做上记号,也可以做简单的批注。
(3)继续按顺时针方向交换文稿,默读,用红笔做记号,或欣赏、或提出修改建议,直到交换至主人手中。
(4)组长组织,评选出最佳词句,准备在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让组员成为习作的第一批读者,相互欣赏,相互建议,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 交流展示,组间共享。
展示举例:
【外形】
(1)兔子挂坠有着灰色的身体,既苗条又修长。灰色的大耳朵软软的,让人忍不住捏几下;一双机灵的豆豆眼,好像不时对我眨巴眨巴;脚上还穿着亮晶晶的鞋子,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钻石,给它增添了几分魅力,显得更可爱了。
展示理由:这不是简单的外形描写,用词已经饱含喜爱之情:苗条、修长、软软的、机灵的、亮晶晶的、晶莹剔透的,观察仔细、有序,使普通的挂坠显得与众不同,加上“好像不时对我眨巴眨巴”的联想,作者对兔子挂坠的喜爱显而易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